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罗宁 通讯员 凌建华 谭东逸)近年来,邕宁区中和镇多措并举,探索返乡人才培育“1+N+4”发展模式,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和工作环境,激活返乡人才干事创业活力,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中和镇农服中心高级农艺师、科技特派员现场指导农户种植甜瓜
以“一揽子机制”为主要抓手,拓展引才聚智渠道。一是建库“掘才”。对全镇各类种养能手、农机操作能手、乡村建筑工匠能人、优秀本地企业家等返乡人才和在外工作的中和籍人才,进行全覆盖挖掘、摸底,建立返乡人才数据库、人才流动信息库,以村为单位,对全镇253名返乡人才进行“一对一”跟踪服务,激发创业活力,同时通过多渠道宣传动员,吸引人才回流返乡干事创业。近年来,共动员206名中和籍优秀人才回流,其中,有12名青壮年人才当选村(社区)“两委”干部。二是因需“选才”。建立完善“产才融合”机制,依托国宸农林、千农万园等龙头企业,与知名院校共建一批产学研融合基地,建成2个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所);依托“校企合作”,引导16名技术人才、管理能手,组建人才服务团,成功创建自治区特色农业星级示范(园)区4个,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样板区。三是用心“留才”。注重“留得住”和“引得进”相结合,简化人才创新创业、办证办事的手续和流程,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良好环境,近年来,通过召开返乡人才座谈会12场次,走访慰问68人次。
以“N系列措施”为激励依托,创新人才培育模式。一是实施选优用好科技特派员工程。组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团队落实科技特派员包村责任制,通过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指导等,引进推广新技术3项、新品种6个,并在每个村至少建立1个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点,培育壮大农村科技人才队伍。二是实施综合能力提升工程。依托广西农业科学院、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院、贵德农村青年“双带”人才培训基地,以及“壮美广西党建云”“农村党员大培训”平台,对村(社区)“两委”干部、返乡大中专毕业生、致富能人等,开展种养、农机操作、小微创业等专业技术培训,2022年累计开展培训1890人次。三是实施文化传承人培养工程。依托中和社区孙头坡“二月二”抢花炮非遗文化资源,开设传统文化培训班,通过组织培训和聘请教师“传帮带”的方式,培育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10多人。四是实施销售人才培训工程。按照“培育一批电商龙头企业、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一批电子商务从业者”目标,培育国宸农林有限公司等电商龙头企业3家,网络供应商10家,与村民合作社探索搭建农产品集中采购分配信息平台和网络直播“带货”平台,发动各级干部在平台上帮助促销、联络热心企业收购等多渠道拓展销售路径,实现农产品销售230多吨、采购金额50多万元的良好成绩。五是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工程。推行农村实用人才帮困带困责任制,将23名种养殖致富带头人、农村电商等实用人才分片区分领域“定制”到合作社和脱贫户,实行精准对接联系帮扶,积极组织“土专家”“田秀才”开展现身说法和巡回讲解,定期开展“面对面”“手把手”培训指导,发挥技术服务和经验传授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以“五大类路径”为发展驱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一是优化人才交流模式。组织各领域优秀人才开展交流座谈会、挂职干部座谈会等会议,及时掌握返乡人才思想动态,保持返乡人才队伍凝聚力,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近年来,共与150多人(次)的各类专业技术返乡人才开展谈心谈话,第一时间为人才解难题、办实事。二是搭建服务乡村振兴平台。通过组建农业科技服务队、医疗卫生人才服务队、法律援助人才服务队等乡村振兴服务队,深入乡村开展对口帮扶行动,引导农业专家深入调研46人次,建设土地撂荒整治“科技试验田”2个,培育沃柑、年桔、甜瓜、水果黄瓜等特色主导产业4个。三是强化真情关爱聚合力。每年组织开展返乡人才健康体检活动,参检人员涵盖各类具有初、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已组织180多人(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健康体检。同时,不断改善基层人才工作条件,强化住房、社保等服务保障,激励返乡青年人才扎根中和干事创业。四是开辟多元化发展空间。深入实施“党建引领、结对帮扶”支部联建活动,搭建机关党组织与村党组织联动共建、合力共进、互助共赢的党建格局,努力把返乡人才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的能手、创新创业的模范、致富带头的标兵,目前,全镇共有25名返乡人才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其中19名已成为正式党员,16人进入村委班子。另外,年内还拿出一定比例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岗位,面向返乡青年人才公开招聘,2022年共5名返乡人才成功考录。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黄登
值班编审:卢超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