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天气晴好,南宁市西乡塘区双定镇英吉坡200多亩“旱改水”的玉米地里,一片忙碌。
“鲜食玉米的采收要注意几个地方:一是看花丝,花丝由顶端枯黄到苞叶口;二是摸果惠顶端苞叶,苞叶有点松动;三是看果粒,颜色正常籽粒饱满,挤破了会流出乳状物,就适合采收了。”自治区科技特派员莫海港反复提醒负责组织采摘的村民,“告诉大家,严格按这个标准采摘,不然就浪费太多了。”
莫海港讲解鲜食玉米采收标准。
“今天计划采摘5万斤,连续采摘四五天,就可以采摘完了。”广西中科农投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钟值良向记者介绍道。该公司于2022年承包了700多亩的旱改水土地,分别种植了500亩甜南瓜和200多亩的彩甜糯鲜食玉米。受天气影响,南瓜和玉米产量普遍下降,但是我们的产量还是超过了预期。“非常感谢我们的科技特派员指导有方!”钟值良连连点赞。
据了解,为种植好七彩甜糯鲜食玉米,莫海港每周都来基地一次,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工人们科学栽培管理,重点抓种和防两个环节。种就是种植,通过肥水管理,力争玉米长势均匀,采收一致。防就病虫害防治,在实践中,莫海港发现草贪夜蛾虫卵基数比往年大,预计虫害将比较严重,于是他提前科学配制了防治药水,抓住药物防治的最佳时机,有效地预防了该虫害在基地的发生。
七彩甜糯鲜食玉米。
科技特派员的实用技术给公司带来“甜头”,让公司发展的信心更足了。“我们将继续在特派员的指导下,进行水稻和玉米制种轮作,探索发展种业产业,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谈起公司未来,钟值良信心满满。
在西乡塘区,像莫海港这样的自治区级科技特派员一共有75名,他们活跃在农村的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各条战线上,为广大农民带去新产品新技术,带来科学致富的“金钥匙”,让更多的“科技植株”拔节生长,赋能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工人正在装车。
玉米基地。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