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区太平镇人大:办好民生实事 厚植为民情怀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秋艳 通讯员 黄卓菲)林渌李花广场开阔平整、林琅村安全护栏及文溪社区坛逻屯屯道维修工程圆满完工……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化作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清单。2022年,南宁市武鸣区太平镇在全城区率先开展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两年来,太平镇靶向瞄准民生“短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民生实事项目实施中的决策、监督和支持推动作用,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太平篇章。

用活站点选定项目

“西红柿是我们村的支柱产业,每年丰收季,进村收购的大车掉头都较为困难,希望在村口闲置地新建一个广场,既能服务产业又能让我们有健身的去处。”林渌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站长林锦平,在组织开展走访选民征集意见建议的过程中,收到了这一则呼声最高的建议。经过一个多月的“海选”,《关于硬化林渌村口广场的建议》从林渌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征集的15条建议中“脱颖而出”列入民生需求清单。

为使民生实事项目更接地气、汇民心、聚民力,太平镇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载体,依托市、城区、镇、村四级人大代表,通过开展视察调研、接待走访选民、召开民情沟通会等形式,广泛征集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的民生问题形成代表建议由镇人大转镇政府。为确保项目的可行性,镇政府对建议进行分类整理,组织职能部门及辖区站点代表深入项目现场,对项目进行充分论证,筛选出可行性强、年内可实施的项目清单提交镇党委会议研究讨论。2022至2023年,涵盖基础设施提升、交通安全、环境整治等方面的9件民生实事进入年度民生实事票决候选清单。

用好选票确定项目

太平镇是全城区率先实施民生实事票决的试点镇。为切实将群众的期盼、代表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具体行动,镇人大主席团围绕人代会日程安排、选票分发、投票表决等关键环节进行多次讨论确认,做实做足票决各项准备工作。在镇人民代表大会上,镇长逐个向代表们介绍候选项名称、实施内容、投资金额等基本情况。按照审议通过的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办法,全体人大代表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进行审议后,进行现场票决,现场公布结果,确保民生实事项目依法依规。

参与了票决的人大代表李宝康说:“看到‘林渌村口广场硬化工程’在实施清单里面,我感到非常高兴。票决制让有限的资金用在群众最急最盼的项目上,作为人大代表,我感到手中的选票分量很重,更觉得责任重大。

两年来,72名镇人大代表从9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中,差额票决出7件民生实事,实现了“民声”决定“民生”。

人大代表监督林渌广场硬化项目建设。

用足监督落实项目

为交出群众满意“答卷”,镇人大建立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机制,构建了“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年底问结果”的监督体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多次到场跟进工程进度、监督施工质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召集实施单位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反馈;在项目完成后,由人大代表参与项目验收,提出验收意见。除项目实施期间的跟踪监督外,在第二年的镇人代会上,组织全体人大代表听取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开展满意度测评,完成了项目选定到实施满意测评的“闭环”监督。

“林渌村口广场建成啥样由村民定,就连‘李花广场’这一新名字也是村民选出来的。”站长林锦平介绍道,“民生项目的实施,真正做到了顺民心、惠民心、聚民心”。在林琅村那造屯,因屯口位于二级路交界处,入屯道路与二级路存在落差给群众出行带来安全隐患。“现在屯口道路装上防护栏,让我们出行更方便、更安全。”指着新建成的防护栏,那造屯村民脸上洋溢着喜悦。

建成后的林渌李花广场。

在代表们的全程监督下,2022首批实施的3件民生实事均于同年全部完工,年终测评满意度达到了100%。今年太平镇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林渌村李花文旅项目建设工程、葛阳村那生屯至那增道路硬化工程等4件民生实事也正在有序推进中。

做好民生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太平镇,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正落地生根,镇人大从细处染墨、在实处落笔,镌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生画卷。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唐秋艳 黄卓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