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深耕基层三十余载 用心用情锻造文化阵地——记宾阳县宾州镇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站长黎泽贤 

“溢彩流光不夜天,地灵人杰聚福财。威风锣鼓震天响,金色炮龙舞起来啰。来啰啊,炮龙舞起来,炮龙舞起来……”7月20日,宾阳县宾州镇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站(以下简称宾州镇文化站)传来一阵阵悠扬的歌声,一群阿姨们正热烈欢快地唱着这首由宾州镇文化站站长黎泽贤创作的歌曲《宾阳万兴炮龙园之歌》。

宾州镇文化站几乎每天都是人气爆棚,当地群众都喜欢来这里唱歌跳舞。这背后,是黎泽贤的默默坚守与奉献。今年58岁的黎泽贤在文化站已经工作了整整36年,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到年近花甲的文化站站长,他把青春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文化事业。36年如一日敬业奉献,坚守着、建设着、完善着宾州镇文化站;坚持创新发展让千年炮龙呈现出崭新面貌;将文化演出送到田间地头,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基层文化的辛勤耕耘者

走进宾州镇文化站,几棵参天大榕树格外引人注目,粗壮的树干顶起大树的枝繁叶茂,它们是黎泽贤在扎根文化站之初亲手栽种的,几十年来生生不息。

凭着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满腔热情,黎泽贤在文化站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勤奋工作、努力创新,用责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用热情服务群众,深受基层群众的好评和喜爱。

“很感谢黎站长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活动场地,我们非常喜欢来这里,可以一起唱歌愉悦身心,还能聚在一起交流情感,晚年生活真的幸福感满满。”退休老人黄秀梅笑着说。

“宾州剧场、道德讲堂、非遗展示馆、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室内舞厅、露天舞池、气排球场、羽毛球场、多功能活动室……”黎泽贤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文化站经过多年建设积攒下来的丰厚“家当”。

文化搭台,群众才是主角。黎泽贤不仅注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注重提升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全镇业余文艺队由1992年的28支发展到现在的320多支;全镇各村(社区)建设文化服务中心80个、灯光球场180多个、舞台100多个。看着镇里的文化建设结出累累硕果,作为文化站站长的黎泽贤从心里感到自豪:“我们实现了乡村文化梦。”

以文化人,以文培元,文化站立足主责主业,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区先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多年来,宾州镇文化站收获了许多很有分量的荣誉。

“从1987年参加工作到现在,我的工作重心只有两个:第一是做好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第二是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30多年只做两件事,其间他品尝了甘霖、收获了喜悦。黎泽贤说:“愿扎根基层做一株文化服务的‘常青树’。”

宾阳炮龙文化的传承者

“岁岁舞龙,年年炸龙,在宾阳人眼中,炮龙节是比春节更为重要的日子。”说起宾阳炮龙文化,黎泽贤的眼里闪烁着热爱的光芒。“传承保护和发展炮龙文化是我们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与担当。”黎泽贤还有另一个身份——宾州炮龙协会会长。

“守住文化的根,传承文化的魂,就要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这是黎泽贤铭记于心的一句话。参加工作以来,黎泽贤累计挖掘整理宾州镇民间文化项目26个,均被列入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县级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黎泽贤说:“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我有义务也有责任把这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2017年5月,宾州镇文化站决定把炮龙、彩架、丝弦戏、八音、龙鼓等非遗项目融入宾州炮龙文化园,让群众近距离领略宾阳优秀非遗文化魅力,让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实现炮龙表演日常化。

黎泽贤总结了一句:“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让文化工作者在传承中更加热爱非遗,以旅游推动文化更加繁荣,最终实现文化事业蒸蒸日上、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2017年,黎泽贤创办宾州炮龙协会,这一民间团体组织为宾阳炮龙文化供给了新的“血液”。如今,宾州炮龙协会已发展成员100多人,该协会的炮龙队每年组织舞龙表演100场以上,并将优秀的炮龙文化送到农村基层,让基层群众乐享文化服务。

目前,黎泽贤多方筹借资金倾力投身建设的宾阳万兴炮龙文化园成为了吸引各地游客了解宾阳炮龙文化的重要基地。此外,由黎泽贤牵头创排的非遗大型舞台剧《炮龙》和大型民俗文化舞剧《炮龙开光大典》等创新项目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繁荣群众文化的实践者

为让基层群众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黎泽贤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了《龙腾宝水》《画龙》《龙腾鼓乐颂党恩》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感染力。

近5年来,黎泽贤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400余场、各种文体活动约800场次,文化演出渗透社区、乡村,惠及群众达30万人次,在基层农村留下了许多文化为民的足迹。如今,走进宾州镇,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处处呈现一派悠闲自在、幸福祥和的生活美景。镇里和村里的文化站、文化广场越来越多,各种文化活动和演出丰富多彩。整个宾州镇的文化活动风生水起,这让黎泽贤备受鼓舞。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摞摞的个人荣誉证书,一排排的个人先进奖状,一次次地被当地群众称赞为“对基层文化事业永远满怀热情的黎站长”,36年兢兢业业的基层文化工作给了黎泽贤应有的肯定: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个人、全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先进工作者、南宁市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南宁市“十佳乡镇宣传文化站站长”、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个人等。

正是真情的服务,文化建设才能获得群众的肯定,文化服务才能获得群众的喜爱。黎泽贤说:“这么多年来,忙忙碌碌,虽然没有干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感觉很充实、很满足。”

如今,岁月染白了黑发,但他在充满希望的文化田野上耕耘的劲头却丝毫未减。“只要能给群众带来欢乐,无论到了什么年纪,我都会在基层文化战线上坚持到底。”这是黎泽贤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沉甸甸宣言。

(记者 郭少东 实习生 廖晓灵)

(作者:郭少东 廖晓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