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滴滴”短信提示音响起,兴宁区兴东街道鸡村陆先生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发放到账,标志着兴宁区2023年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简办”“快办”微改革正式落地。之前从申请到发放近20天的办理时限缩短至3至5日内办结,辖区内符合一次性领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的参保人,只需要确认完“一户一表”信息后,补贴就很快发放到养老金账户。
勇于刀刃向内,通过刮骨疗毒促进服务大增效。兴宁区在创新过程中,坚持以问题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从内部查问题、找短板,紧盯群众反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领取流程多,提交材料麻烦的问题线索,通过深入调研、综合评判,主动从内部流程、服务规则入手,将外部申请和收集材料环节转变为经办机构主动采集信息、主动发放补贴,精简经办流程,提升服务效率。
坚持从“提速”上让群众的获得可知可感。兴宁区围绕“在政务上提速,在便民上提效,在服务上提质”的目标,以改革小切口解决制约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手续多、时限长的大难题。在全区先行先试,率先推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资金“办申即发”,实现补贴领取“大提速”。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被征地农民,提交被征地项目“一户一表”后,直接等待补贴到账,简化补贴告知、准备材料、提交申请各环节,真正实现“一次办清”。通过“简办快办”,让群众实实在在体会到“简”和“快”,幸福感、获得感能得到全面提升。
严守基金安全底线,创新事项严抓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协同。此次改革,兴宁区紧扣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主线,准确把握改革切入点。在人防上做到建立预存款账户、支付核定、发放复核、稽核内控等环节独立设岗,层层把关,相互制约。在制防上,做到固定样表、固定数据来源、固定发放流程,经办规则明朗。在技防上,发放环节主动铆定被征地农民在广西“数智人社”信息系统记录的待遇发放账户信息、发放状态等,限定正常领取、本人账户等,杜绝错领、冒领。在群防方面,通过土地权属确认、方案公示和事中、事后监督等,主动亮底、多方参与,提高协防能力。
“我们将持续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继续‘找堵点’‘吃螃蟹’,探索更多人社服务事项在基层服务平台的高效经办做法。把微改革、微创新作为提升服务水平、优化经办质量的重要抓手贯穿日常服务各环节。”兴宁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兴宁区人社局
通讯员:韦正猛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