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区蒲庙镇600余亩连片稻谷迎来开镰季 喜看稻菽千重浪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罗宁 通讯员 徐肖玲 苏颖涵)金色稻谷千重浪,又是一年丰收时。邕宁区蒲庙镇光和村600余亩连片稻谷迎来开镰季。农户抢抓晴好天气,采用机械化或传统方式,抢收稻谷,田间一派繁忙。

时下,走进光和村美仙坡,放眼望去一片金黄,金黄色稻田里沉甸甸稻穗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微风拂过,满眼皆是“风吹稻田香两岸,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喜人景象。

邕宁区蒲庙镇光和村600余亩连片稻谷迎来开镰季。苏颖涵 摄

稻田里,伴随着阵阵轰鸣声,收割机来回穿梭,稻穗迅速被收割机“吞”进“肚子”,切碎的秸秆从收割机尾部排出,一颗颗饱满的稻谷尽收“囊中”,阵阵稻草香也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今年我种植了2亩水稻,今年雨水充足,水稻比去年增产了,每亩大概能产400公斤稻谷。”光和村村民黄启友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望着眼前丰收的景象,黄莲香乐呵呵地说,以前人工收割,一个人三四天才能收割完一亩稻谷,现在用机器机械收割稻谷,十几分钟就收割完一亩了,省时又省力。

农户采用机械化方式,抢收稻谷。徐肖玲 摄

“我们是从外省过来的,到广西差不多一个星期了。一天一般能收割10多亩,多的话可以达到20多亩。”高丽说,每年早稻、晚稻成熟了,她和丈夫杨建伟都会开着收割机来广西帮忙收割稻谷,她负责后勤保障、稻谷装袋等琐事,杨建伟则负责开收割机,今年是来广西收割稻谷的第10年。“特别感谢当地政府,高速给我们免费,给我们绿色通道,让我们有一份经济收入。”

走进光和村美仙坡,放眼望去一片金黄。徐肖玲 摄

“今年,我们光和村种植水稻面积2000亩。”邕宁区蒲庙镇光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炳定说,近年来,光和村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广机械插秧、机械收割等现代化农业种植,同时从选种、育苗、插秧、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对农户进行培训指导,进一步提高水稻种植效益,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下一步,我们光和村计划通过平整土地,实施‘小块并大块’管理模式,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助推邕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黄炳定说。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罗宁 徐肖玲 苏颖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