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李慧婷 通讯员蒙玉春)近年来,横州市南乡镇碑塘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以“人大代表+调解员+壮话”工作模式,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推进基层治理,助推乡村振兴。
碑塘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三官一员”进站点座谈会
碑塘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是“三官一员”(即:警官、法官、检察官、司法助理员)进驻站点,而碑塘村是一个典型的壮族民族聚居村,管辖9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大部分老年群众都只会说壮话,这对矛盾化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大代表们乐当民情民意的“传声筒”,发挥自身人熟地清的优势,听民意、解民难、做实事,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调处矛盾纠纷,促使人大代表高质量履行代表职责,取得“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效果。
“由于年代久远的原因,山林地边界模糊,找了邻居几次谈了都没有解决,闹起了矛盾,我们双方争执不下,你们能调解一下吗?”“人大代表第一时间把我们聚在了一起,并一同到现场查看,经过人大代表的一番分析和劝说后,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疙瘩。现在,我们和邻居已和好如初了。”叶飞、李力、韦丽君等人大代表在入户排查中,用壮话和村民交流,并不时进行翻译,把村民的想法和意愿反馈给民警。
碑塘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开展山林纠纷调解工作
碑塘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平时以人大代表、片区民警、村干部、网格员等组成调解队伍,在村里开展平安巡逻、法治宣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重点聚焦土地边界纠纷、邻里、婚姻等矛盾纠纷,以集中接待选民活动为契机,组织村民座谈,听想法、提意见,交流乡村治理新经验,第一时间进行妥善化解,为实现小事不出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是人大代表,又是村干部,如果村里有什么矛盾纠纷,我都会积极参与。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人员大部分讲普通话,村民们讲壮话,双方存在语言差异,我们就从中翻译,他们听清楚后都很支持,同时我们也会找到村中说话有分量的贝侬一同赶往现场共同开展调解工作。”横州市人大代表、碑塘村支书梁德成说。
“我们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广泛联系群众优势,让更多人大代表参与其中,积极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为乡村治理贡献人大力量。一是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点优势,收集民情、听取民声、及时将收集到的村情民意向各相关反馈;二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开启‘人大代表+调解员’模式,将收集到的有矛盾纠纷的村情民意化解在村中;三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纽带桥梁作用,在遇到村级无法调解的矛盾时,及时联系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开启‘人大代表+调解部门’模式,积极将矛盾纠纷进行化解。”南乡镇人大主席黄永丽表示。
编辑:陈艳华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黄登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