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邓玲 通讯员 莫金梅 石玲川 何梅桂)时值红薯成熟收获时节,日前上林县白圩镇龙宝村400多亩红薯喜获丰收。割枝蔓、挖红薯、去泥、分拣、装袋……连日来,龙宝村村民在地里忙得不亦乐乎。一堆堆个头细长、表皮光滑鲜红的红薯摆满田间地头,成为这个季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农户正在采摘红薯
“我家种有2亩红薯,今年雨水比较充足,红薯获得丰收,亩产1000多斤。”军都庄村民张爱清说,今年的市场价是2元/斤,每亩收入有3000多元,当地农民种植的红薯成了“抢手货”。
据张爱清介绍,她家的2亩地上半年种植花生,为了不让土地撂荒,提高土地附加值,下半年改种红薯,增加家庭收入。种植红薯全是使用农家肥,好管理收益高,军都庄有40多户种植红薯,年收入不错。
表皮光滑鲜红的红薯摆满田间地头
红薯全身是宝,成熟的薯秧、枝蔓是养殖场的抢手货。养殖场把这些作为饲料喂养牛、羊、鱼等,是很好的绿色原材料。这里的红薯具有易种植、好管理、软糯香甜、口感好等优点,深受市场和消费者喜爱。
龙宝村有1300多户4800多人。据了解,龙宝村是传统的农业种植区,主要种植优质稻、花生、玉米、甘蔗等农作物为主。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渐行深入,村民将致富的目光瞄向了不起眼的红薯,结合当地土地和气候等因素,采用土地轮作的方式发展种植业,上半年种植花生或玉米,下半年则种红薯,发展红薯产业已持续多年。
“龙宝村土质比较松软,比较适合红薯的生长,种出来的红薯比较光亮,甜度也比较好。”龙宝村支书黄泗善说,龙宝村全村种植400多亩红薯,主要分布在万宝庄、军都庄,每亩产量1000斤左右,年总收入约80万元。
近年来,白圩镇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质稻、红薯、渔业等特色种养殖产业,并依托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乡村旅游格局,形成特色产业与观光旅游业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既丰富群众“菜篮子”,又鼓起农民“钱袋子”,为富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黄登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