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农文旅”融合发展 奏响乡村振兴曲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艺文 通讯员 班昊)宾阳县地处广西中南部,是广西四大古镇之一和桂中南重要商品集散地,这里区位优势明显,农业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独特的旅游景点引人入胜。近年来,宾阳县因地制宜谋发展,扎实推进“产业+”“生态+”“旅游+”“文化+”的发展模式,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特色之路。

高铁驶过宾阳县古辣镇金黄色稻田。

麦穗两歧,稻谷飘香。眼下正直丰收时节,在宾阳县古辣镇富硒优质稻种植示范区,一辆辆收割机正在着收割着金灿灿的稻米,看着这满满登登的收成,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古辣镇是宾阳县主要的大米产区,其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区位优势,深耕水稻种植,以科技为驱动,以企业为龙头,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共建“古辣香米研究院”,为种植优质香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打造香米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了“育秧-播种-收割-加工”全产业链香米产业,实现集传统销售、电子商务、产研结合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园区。2017年“古辣香米”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宾阳县古辣镇稻谷丰收。

古辣香米。

一望无际的稻田,除了盛产软糯可口的“古辣香米”,还盛产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稻田艺术画。在古辣稻花香里旅游区大陆村,一幅幅富含艺术魅力的稻田艺术画深受游客喜爱。大陆村依托现有的农业资源,沿袭稻作文化,将农耕文化与自然景观、特色节庆、民风民俗相结合,打造出形式各样的稻田艺术画,带动观光、休闲、餐饮、农家乐、农耕文化研学等项目,实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2022年古辣镇大陆村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约45万人次,旅游收入460多万元,2023年宾阳稻花香里被评为广西“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如今,“古辣香米”“稻花香里” “稻田艺术画”已经成为宾阳县对外的一张靓丽名片。

宾阳县古辣镇稻花香里景区大陆村稻田艺术画。

走进宾阳县东南部的露圩镇,这里是壮汉民族聚集地,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圩逢节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节日,据了解,露圩壮族圩逢节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14年“露圩壮族圩逢节”成功入选自治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露圩镇党委政府借助“圩逢节”这个大舞台,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形态,以非遗文化为灵魂,深入打造打造露圩镇蓝衣壮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小镇,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位于宾阳县露圩镇的蓝衣壮水彩画“农文旅”融合体项目是近年来宾阳县引进的重要项目,该项目以蓝衣壮传统民族文化、水彩画艺术与山歌、民间武术、手工木匠及壮锦传统艺术等露圩特色文化展示体验为主,辅以休闲旅居、田园观光、商业康养等多业态发展,打造集民族风情体验、文化艺术创作、观光旅游及现代人居于一体的国际化旅游景区。“我们计划在露圩镇投资10亿元,打造露圩镇蓝衣壮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小镇,项目自2020年11月开工以来,完成投资2.1亿元。目前,A地块蓝衣古街的1、2、3、4、5号楼均已完成外墙装修和安装水电,预计今年11月份能竣工验收。”广西蓝衣故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廖格介绍道。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区域民族文化特色产业、当地及周边旅游业加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宾阳县露圩镇圩逢节民俗表演。

2018年来,宾阳县在圩逢节期间举办国际水彩画名家邀请展,露圩镇画家村也因此而闻名,国际水彩画名家邀请展的举办为古老的圩逢节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丰富了节日内容,活跃了文化市场。如今,露圩水彩小镇画家村已经成为当地各界人士进行水彩创作、唱歌演奏、非遗表演的优选场所,成为露圩人民群众娱乐休闲、旅游观光、参观学习的网红打卡点。目前,广西水彩画家协会等多个单位和组织的写生基地和工作室落户画家村。

学生在宾阳县露圩镇画家村学习画画

古辣“稻花香里”和露圩文化特色旅游小镇是宾阳县近年来“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宾阳县在谋划“农文旅”融合示范发展上锚定方向,做足“文章”,打造了古辣香米、武陵品绿留香、黎塘新埠江、大陆村稻田艺术、陈平梅花、和吉葡萄等休闲农业品牌。截至2023年,宾阳县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家,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和农家乐18家、三星级旅游酒店2家,文化旅游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下一步,宾阳县将持续瞄准乡村生态旅游特色,统筹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坚定不移走好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高质量谱写乡村振兴锦绣篇章。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

(作者:唐艺文 班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