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2023“非遗研学营”良庆非遗进校园活动顺利开展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冼慧莹 通讯员 周思羽)11月9日至11月25日,由中共南宁市良庆区委宣传部、南宁市良庆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南宁市良庆区教育局、南宁市良庆区民族宗教事务局主办的2023良庆区“非遗研学营”良庆非遗进校园活动顺利开展。本次活动通过在良庆区的中小学校组织一系列非遗进校园活动,让近6500名在校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良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做好“非遗小小传承人”,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活动由南宁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担任“良庆非遗宣推官”,与“良庆非遗传承人”等组成“良庆非遗宣讲团”走进良庆区那黄小学、体强路小学、良庆镇中心学校、南晓镇中心学校、良庆区第一实验幼儿园等,同时南晓钱鞭舞、壮族香火球、良庆壮族嘹啰山歌等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也一同走进校园,分享非遗故事、传递非遗知识,并邀请青少年近距离体验非遗技艺,全面推广普及良庆非遗,增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情感,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永葆生机。

据了解,主办单位还首次将良庆区文创产品“良辰有戏之火龙戏珠”带到校园,开展“非遗工作坊”,在工作坊上,同学们了解了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良庆区香火龙舞的由来,并动手制作了以此为灵感设计的皮影戏文创,同时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进行故事创编,让香火龙舞的盛况活灵活现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良庆区文创产品深入挖掘良庆非遗的内涵,让非遗从“进校园”转化成“在校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并传承优秀非遗的热情和积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一个地区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学校是文化艺术教育的主阵地,是弘扬民族艺术的先头兵,“非遗进校园”是对文化传承的担当,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本次活动是让非遗文化真正在校园“生根发芽”的一次积极实践。非遗是“活”的文化,需要学生将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与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在丰富实践中感受文化精髓,在“知行合一”中收获成长。

编辑:唐艺文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冼慧莹 周思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