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黄以轮 左正福)今年以来,西乡塘区扎实开展“五基三化”提升年行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抓好“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两带三群”建设,全力建好农村党建品牌,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建好党建品牌 强化乡村组织
城区全面做好基层党建品牌创建,激发村级党组织的内在动力和创新能力,将村内党员、积极分子、志愿者等编入村庄治理工作队,全面壮大村庄治理力量;采取党员亮明身份、承诺践诺、服务群众等措施,让广大党员变“无职”为“有责”、变“无位”为“有为”。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倡导“实地协商”模式,推动村干部与党员、群众面对面共商村庄事务、共议解决方案。立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定期开展村党员干部联户走访活动,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深入开展“驻村先锋引领·赋能乡村振兴”活动,进一步发挥驻村干部帮扶作用,不断提升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为乡村组织振兴提档加速,助推乡村治理水平踏上新台阶。
群南村柑橘产业链 马燕枚 摄
城区在坛洛镇群南村积极打造“甘田橘乡 秀美群南”党建品牌,并把品牌创建工作深入到乡村治理中。创新成立党建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将全村65岁以下20名党员纳入小组成员,对全村10个坡进行网格化管理,每个党员网格员联系约60户群众,网格员通过宣传政策、听取民生民意,拉近与群众关系。指导10个坡组织成立乡贤理事会,党员占一定比例,充分发挥党员、乡贤力量,为村里建设添砖加瓦。搭建数字乡村联防联控平台,在全村交通路口、重点场所、人员密集区等安装50多个监控摄像头和音响设备,实现监控全方位无死角,解决好村里的治安。数字乡村联防联控平台设置智慧党建、便民服务、人脸监控、异常预警等多个板块,党员网格员成为管理员,参与数字乡村联防联控平台管理,村民只要登录“数字乡村”App,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手机上了解全村党建工作、社会治理、政策宣传、村务党务公开等情况。
坛洛镇群南村柑橘种植基地 马燕枚 摄
“甘田橘乡 秀美群南”党建品牌的打造,提升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和组织力,激发党员的内驱力,筑牢战斗堡垒,群南村党总支部被评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获得西乡塘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群南村委 马燕枚 摄
建好基层党建品牌,凝聚发展强大合力夯实基层战斗堡垒,让广大党员群众时刻感受到村党组织有“力度”、村庄有“温度”。截至目前,城区累计创建星级村党组织31个,其中,五星级8个、四星级11个、三星级12个。
用好党建品牌 做强集体经济
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振兴乡村的关键。城区结合各村产业发展实际,把基层党建与振兴乡村产业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引导各村坚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经济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不动摇,保持各村农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城区引导建立双定镇农业产业联盟党支部,联合南宁市10个特色种养合作社,采取“党支部+示范区+协会+农户”的模式,积极吸纳创富带富能力强、有技能、有担当、敢作为的党员加入,更好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各村的产业振兴注入强大力量,推进农村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促进农民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
双定镇武陵顶哈肉鸽合作社科技楼
双定镇农业产业联盟党支部这一独创品牌,增强了“党建引领、村村抱团”效应,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双定镇整合秀山村等5个村衔接资金与广西双全农牧有限公司合作经营生猪养殖,建设8栋猪场,使5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迈上新台阶。各村党支部探索“强村公司”运营模式,成立村级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等,凡是属于村集体的资源、资金、资产,都可以通过公司化运营实现效益最大化。南宁富美秀山公司今年引进南宁市万大农业有限公司,试种黑甜糯玉米50亩,获利5万元,带动15户农户增收。南宁富美义平公司统筹运营山塘水库发包等项目,年收入20万元。
城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有力抓手,村党组织牵头做好村企联建、盘活资产资源、发展物业经济、开展土地流转等工作,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11月底,65个行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突破6000万元,收入20万元的行政村36个,收入50万元的行政村23个。富庶村党总支部曾获评“全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先进集体”,乐勇村党支部书记方能烈曾获评“全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先进个人”。
唱响党建品牌 提升乡村文化
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乡村文化,城区各村党组织坚持让党旗飘起来、党徽亮起来、党员动起来,建强支部堡垒,凝聚党群力量,激活党建引擎,涵养乡风文明。建立积分激励机制,加强对乡风文明建设的引导,坚持道德教化润心、文化服务暖心,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组织村民开展文化活动,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注重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强乡村文化资源和保护,努力挖掘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新时代乡村文化精神;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形成村委、社会、个人共同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新格局。弘扬主旋律和社会风气,着力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以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为载体,引领村民转观念、破陈规、立新风,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依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成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提供政策宣讲、文艺汇演、文化惠民、法律援助等服务,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精神面貌,激发乡村文化振兴创新活力。
刚德村围墙宣传栏 谢婷 摄
石鉴祭拜习俗是金陵镇一种民间习俗活动,入选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金陵镇刚德村党支部通过每年组织石鉴文化节、唱“潘”等弘扬传统文化,唱响“名臣故里 秀美刚德”党建品牌,进一步发挥村党组织引领作用。村党支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整理石鉴流传下来的十条家训,凝聚乡贤理事、道德评议、家风家训等力量,倡导破除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陈规陋习,积极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在村主干道上修建文化长廊,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支部建设、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板块,绘就文明乡村新画卷;牵头成立“石鉴研究会”,编写《宋代名臣石鉴》书籍,筹备举办“石鉴文化节”,使刚德村的千年文脉日益焕发新彩。刚德村被评为广西历史文化名村、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石鉴文化节和石鉴民间故事列入西乡塘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0万,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3年金陵镇刚德村石鉴文化节 谢婷 摄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