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中华镇:党建引领促发展 做强产业助振兴

发展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2023年以来,宾阳县中华镇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径,形成了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实现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共促共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华镇草菇种植产业园项目的顺利落地投产是中华镇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生动实例。2023年初,中华镇党委、中华镇中华社区“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与村民代表多次开会讨论、实地考察,积极挖掘整合村内闲置用地,依托致富带头人、地方乡贤的号召力,发展草菇种植产业。经过评估,中华镇最终选定在中华社区辣塘村种植草菇。4月,累计投入510万元的中华镇草菇种植产业园一期项目顺利开工,并于11月正式投产。

近日,记者走进中华镇草菇种植产业园的恒温菇棚看到,一排排3米多高的菌架上长满新鲜的草菇,个个饱满,长势喜人。“时下正值草菇收获季,这里每天都是一派繁忙景象。”宾阳县绿品鲜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强介绍,目前该产业园所产的草菇主要销往南宁、柳州以及广州等地的批发市场。

据了解,草菇属高温型菌类,对菇房的要求特别高,除了要有充足的肥料,对生长环境的湿度、温度和光照条件也有严格要求。因此,中华镇草菇种植产业园全部采用工厂化恒温大棚培植,以科技赋能菌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特色种植也为当地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中华镇草菇种植产业园建有15栋草菇温控大棚,种植面积约5200平方米,每栋大棚每月产菇量达1500公斤,每栋大棚的年产值约39万元。

该产业园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基地+农户”运营模式,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形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有机结合,在提高种植户家庭收入的同时,每年还可为中华镇中华社区集体经济增收7万元以上。

在巩固现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中华镇将继续通过党建引领,计划在今年加快建设中华镇草菇种植产业园二期项目,届时将新建6栋温控草菇大棚连同设备与栽培架,新建1个菌种生产车间,以联农带农、技术指导等方式,推进当地草菇产业规模化、发展集群化,助力乡村振兴。(南宁云—南宁日报

记者郭少东 实习生黄涛通讯员王秋月 覃柳树)


编辑:李慧婷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