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慧婷 通讯员 李童)被誉为“岭南状元村”的上林县白圩镇不孤庄是一座超过500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曾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自治区文明村标兵”等荣誉称号。近段时间以来,白圩镇人大主动担当作为,深入实地调研,聚焦修缮保护、产业振兴、文化赋能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保护和传承好百年古村落的自然和历史资源,助力绘就岭南乡村振兴新画卷。
修葺一新的古村落大门。李童 摄
聚焦修缮保护,争做建言献策的“好参谋”。为保护不孤古村落的“鼓岩书院”“古榕树”等历史资源,挖掘、继承、创新古村落中的优秀传统文化,镇人大主席团组织20多代表深入村落开展实地调研10余次,认真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依托古朴的村落景观和悠久的历史遗迹资源开展传统古建筑保护、挖掘和培育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等意见建议4条,复兴古村落的自然生机和活力,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以把不孤庄建设成为美丽宜居示范传统村落为目标,让崇学重教、崇廉尚洁等历史文化财富焕发出新时代的文化魅力和风采。
聚焦产业振兴,争当农业发展的“急先锋”。镇人大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古村落“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的优势,带领和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上林大米”、砂糖橘、沃柑、龙眼等乡村特色产业,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产业品牌,搭乘电商“数字快车”拓宽销售渠道,走出一条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同时,镇人大组织代表中的“土专家”“新农人”深入田间塘边,切实解决农户在种养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促进在产量和质量上取得“双提高”,不断提升乡村产业经济“硬实力”。目前,不孤庄种植优质稻680多亩、柑橘(砂糖橘及沃柑)近1000亩、龙眼110余亩,渔业养殖430多亩,年产值超过1600万元。
聚焦文化赋能,争当文旅发展的“排头兵”。代表们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开展“美丽庭院”活动,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和村民生活品质。积极开展扶危济困、敬老助残、爱心助学等活动,引导群众崇德向善,助推移风易俗形成良好风尚。同时,组织村民将家风家训、村规民约制作成独具特色的木质牌匾和文化长廊,与古村落原有风貌相得益彰,以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振兴。在每年农历“壮族三月三”“灯酒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展现壮族八音、糯米酒酿造技艺等非遗文化的魅力,让游客在沉浸式畅游中感受到厚重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力争取得历史资源保护和创新发展古村落旅游的双赢,用“乡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
下一步,镇人大将以实际行动持续保护和传承传统古村落,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走出一条独具壮乡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