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罗宁 通讯员 黄继剑 韦宏锦 罗丽琼)2023年,马山县在提升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上下足功夫,通过搭建就业平台,拓展科技服务、畅通诉求渠道“三部曲”,让企业在马山更有归属感、获得感、安全感,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弹好搭建就业平台“前奏曲”。一是搭建城乡劳动者就业与保障企业用工双向桥梁。通过招工信息宣传、设立“招工服务点”、乡镇送工等形式,让求职者足不出门就可以了解到各个企业的有关招工信息,愉快奔赴工作岗位。全年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就业暖心·桂在行动”等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活动180场次,发布用工岗位3.5万个,年内为南宁市重点企业送工307人,为县内企业送工1080人,其中苏博工业园区894人。二是拓展招工渠道。推出直播带岗、抖音带岗、视频带岗等新举措,不断提高招聘质量和效果。先后开展抖音招工11期、直播带岗2期,采取“大篷车”巡回招聘57车次,吸引2.7万人次围看参与。前往未就业高校毕业学生家中走访,介绍招聘企业情况,积极引导“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将就业服务送到家门口。三是按需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坚持产业导向,瞄准经济转型升级和地方产业对技能的需求,组织企业按需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6期,共2244人次参与培训。

唱响拓展科技服务“协作曲”。一是搭建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邀请第三方研投工作服务机构(广西双创宝企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到马山县开展企业研发投入专项培训工作,指导企业开展研发经费投入项目立项、项目管理和研发费用归集、申报入统等工作,通过政策宣传和业务知识专项培训,年内共有11家企业申报国家科学研究开发投入统计平台的项目,研发投入资金为3342.6万元,同比增速明显。二是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为企业、合作社送技术。全年各科技特派员共下村开展科技服务2113天次,服务基地507个,开展科技培训89期,培训农民4446人次,解决技术问题32个,引进新品种32个、新技术23项,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三是促进现代种业发展,助推地方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以杂交玉米、优质稻、黑山羊为主导,加强与科研院校联合开展种业科技研究、技术人才培养、科技项目申报等合作,建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联动促进产业齐头并进、深度融合。

奏响畅通诉求渠道“交响曲”。一是建立企业“办不成事”诉求直达快办机制。成立企业“办不成事”诉求直达快办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南宁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兜底办”窗口、邕企“办不成事”诉求直达快办小程序、县直相关职能部门四个渠道收集企业诉求,整合纪检监察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力量推动责任落实,构建诉求受理、快速响应、高效办理、答复反馈、跟踪督办、改进提升的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帮助企业破除“办不成事”的难点、堵点、痛点、瘀点。全年通过企业“办不成事”诉求直达快办系统平台,共受理企业诉求工单35件,办结32件,办结率91.40%。二是探索服务企业的新途径。把“要我服务变成我要服务”,抽调11名业务骨干组成三个调研组,定期到企业开展实地调研,主动了解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心实意为企业纾难解困,助推企业做大做强。调研组全年实地走访企业126家,电话问访136家,收集到意见建议72条,企业诉求22条。三是健全“回访+评价”机制。采取实地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对企业诉求办理情况开展“回头看”监督检查,对办结工单进行回访全覆盖,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着落,2023年回访率100%,企业满意率100%。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黄登

(作者:罗宁 黄继剑 韦宏锦 罗丽琼)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