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区太平镇:“人大代表+”助力西红柿变身“致富果”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秋艳 通讯员 苏葵巧)近期,武鸣区太平镇林琅村的西红柿陆续挂果成熟,迎来了销售旺季。一簇簇成熟的西红柿挂满藤蔓,像一个个小灯笼般点缀在绿叶间,红果绿藤,分外好看,林琅村村民们连穿梭其中,忙着采摘、分拣、装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目前,我们村种植西红柿主要是‘红雷’‘加纳’两个品种,属于水果型西红柿,深受消费者青睐,以前销往广州较多,现在还有香港的老板过来收购,销路拓宽了,收益也增加了,群众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提起种植的西红柿,太平镇人大代表,林琅村书记、主任潘建生兴奋地介绍道。

西红柿陆续成熟上市。

林琅村大力发展西红柿种植之前,村民们都是随便种植一点黄瓜、苦瓜等时令蔬菜,规模不大,且在本地销售,收入不高。近年来,太平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广泛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人大代表+”方式,推动林琅村大力发展西红柿特色产业,助力西红柿变身群众“致富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人大力量。

“人大代表+调研献策”,凝心聚智促发展。太平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基层、代表基层、熟悉基层的独特优势,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平台,采取座谈交流和实地调研的方式,组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特色产业发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建言献策,助推特色产业发展。林渌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人大代表到本镇及周边兄弟镇的种植大户、特色产业基地、农作物合作社等进行现场考察,学习交流,并结合林琅村实际,深入分析研究,提出“大力发展西红柿种植”的建议,得到太平镇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现如今,林琅村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林琅西红柿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土特产”,多地客商慕名前来订购,西红柿产业越来越强,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走上了致富快车道。

林琅西红柿打包装箱销往外地。

“人大代表+示范引领”,带动致富促增收。太平镇人大鼓励人大代表发挥自身优势,引导代表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创业,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太平镇人大代表黄金成说道。今年是他种植西红柿的第5个年头了,一开始他也不会种,他就自学、请教技术人员,慢慢积累了经验,现在他种植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都很好,果实一摘下来就被订完了。当选人大代表后,让一心为民的他有了更多的机会为百姓谋发展、找出路,他动员身边的群众一起种植西红柿,毫不保留传授自身种植西红柿的技术和经验,到田间地头指导村民种植。像黄金成这样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人大代表还有很多,现在,全镇西红柿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其中又以林琅村的西红柿种植面积最大,因该村土质属于沙质土壤,适合西红柿生长,全琅村近7成的农户种植西红柿,种植规模达到600多亩,产量约3000吨,产值约1500万元,群众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人大代表+宣传服务”,产业兴旺促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为做大做强西红柿产业,太平镇人大以服务特色产业发展为出发点,建立“人大代表+宣传服务”工作模式,号召人大代表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帮助群众解决西红柿产业种植技术及销售等问题。聘请南宁市相关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组织村民共同交流西红柿种植的经验,推动农户种植水平逐步专业化、规模化,不断提高西红树种植产量和品质,深受广大客商的喜爱。成立林琅村番茄合作社,从西红柿的选种、种植、管理、销售进行统一指导,现在,林琅村西红柿口碑树立起来了,销路也拓宽了,有效促进全镇农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赋能添力。

林琅村的土地平整,适合成片种植,农户种植西红柿后收入连年攀升。问及以后的发展,潘建生说:“作为人民选出来的代表,就要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下一步,我将在村里继续扩大西红柿种植规模,带动更多村民一起种植,抱团发展,希望能让林琅村九成以上的村民都种上西红柿,大家一起走上致富路。”

太平镇人大将继续强化“人大代表+”履职模式,助力林琅村西红柿产业现代化种植,推动西红柿产业做强做大,以西红柿小产业带动全镇大兴旺,在乡村振兴中贡献人大力量。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唐秋艳 苏葵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