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慧婷 通讯员 韦捷献)“水头村自动化养鸡场的建成不但提升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还为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进一步增加经济收入,让群众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真正做到‘造血’式扶贫,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上林县人大代表韦立学如是说。
韦立学与工作人员在装车。
2020年5月份,上林县乔贤镇水头村自动化养鸡场正式投产。县人大代表韦立学主动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养鸡场的现代自动化养殖工作,带头开展养殖、购销、管理、技术培训等工作,为养鸡场“造血式”发展献出了重要力量。
规范管理水平,当好创新领头羊。过去,水头村依托资源,农户养殖肉鸡主要以林下散养、农户散养为主。面对传统养鸡产业转型升级难的困境,韦立学提出创新养殖方式、实行规范化管理、落实专人负责等建议,将分散的养殖方式转变为规范化养殖管理,从而提高肉鸡的成活率和生产效益。最终,水头村利用上级投入扶持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60万元,建设了标准化的鸡舍和管理用房,打造了3400平方米的4个现代化的自动化养鸡棚,总占地面积约13 亩,极大提升了养殖的规范化、规模化、科学化水平。
学习先进技术,当好产业排头兵。作为人大代表,韦立学建议并主动参与村委组织的外出考察学习、技术培训等活动,学习当前生态鸡的养殖技术、养殖购销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肉鸡养殖技术、产业管理能力等;主动对接合作公司,了解鸡苗、鸡饲料、鸡病防治、成鸡回收等工作。同时,韦立学还号召更多的人大代表投身生态鸡产业,在养殖、日常生产、管理、购销等环节为民解忧上持续发力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
搭建技术桥梁,当好示范先行者。韦立学积极建言献策,推进水头村委与周边村镇开展合作,实现技术资源共享。由村委牵头,搭建现场考察学习桥梁,作为养鸡场的管理者和技术员,韦立学与其他技术员利用自身优势,搭建起养殖技术的桥梁,为水头村民、周边村镇传授养殖技术,帮助他们提升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据统计,自2020年养鸡场正式投产以来,水头村共接待前来考察学习的党支部15个,党员300多名,致富能人56名。
注重生态效益,当好可持续发展主力军。韦立学始终将绿色可持续发展贯穿整个养殖过程,组织人员在养鸡场附近建设养殖废弃物统一处置场地,积极推广鸡粪等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利用,为周边的村镇水稻、甘蔗、柑橘等大面积的农作物、经济作物提供原始农家肥料。这一举措不仅促进农作物的丰产增收,也有效减少了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自2020年5月投产以来,水头村自动化养鸡场累计进苗33.6万羽,出栏成鸡32.76万羽,销售14批鸡苗,成活率97.5%,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90多万元。2023年度,产业转型后的经营效率突飞猛进,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稳定在52万元以上。
“韦立学作为水头村的老支书,几十年如一日的扎根基层。他始终牢记身上肩负的人大代表的责任和使命,心系群众,联系群众,主动作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以敢为人先的拼劲带领水头村群众勤劳致富,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增收,为水头村乡村振兴由“输血”到“造血”的巨大转变贡献了人大力量。”镇人大代表、水头村党支部书记樊晓婷说。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黄登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