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塘红乡:桑蚕产业做强做优 助力乡村振兴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慧婷 通讯员 莫芬)产业兴,则乡村兴。上林县塘红乡地处偏僻,作为大石山区,四面环山,易涝易旱,嫩嫩绿绿的一片桑叶在这充满生机勃勃的绿色涟漪,种桑养蚕已成为了群众增收的好路子。多年来,塘红乡人大立足实际,紧紧围绕桑蚕特色资源,坚持服务与创新齐抓,多措并举,不断探索,把桑蚕产业做强做优,助力乡村振兴。

桑农忙采桑叶。

强化服务,保障春耕

追着春光,引一渠清水,灌一方良田,暖一方民心。每年春季,塘红乡人大组织人大代表与各级干部、志愿者、当地群众合力兴修水利,防护加固、清淤疏浚,助力春耕,疏通桑地,保障桑地雨季不被浸泡。

组织人大代表详细了解群众在生产灌溉用水、农资供应、育桑苗等方面的诉求,秉着“民生无小事”的理念,针对性地服务桑农。深入辖区内10多家农资店铺,详细检查了农药、化肥经营使用情况,进行普法宣传,杜绝不合法农资进入市场。

科技助力,赋能增收

为了让群众种好桑、育好蚕、结好茧,塘红乡人大在种桑养蚕各阶段做好科技服务。邀请农技专业专家到村,采用理论学习和实地操作的方式,将最新的桑蚕种养殖技术带到乡村一线,抓好农业人才培训,为桑蚕养殖产业注入技术力量,提质赋能。

“为什么别人不开陇,比我开陇长得好呢?”在今年4月24日的桑蚕培训班上,塘红社区上塘庄的桑农李德美针对自家桑树皮脱落、叶子长势不佳等情况积极地与科技特派员交流着,认真做着笔记。

“虽然我养蚕多年,但是也总会遇到各种问题,今天的培训解决了我的很多困惑。”李德美说道。

桑蚕农技培训已连续开展多年,累计受益群众达1万多人次。此外,组建技术员服务队,深入一线各村养殖大户家中,开展送技术、送服务,累计开展服务100多人次,为全乡的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抓点示范,探索引路

实现产业振兴,要紧紧扭住提升质量效益这个关键。作为传统产业,全乡有不少群众依靠种桑养蚕发家致富,但近年来,因桑树根杆种植年久老化,易染上病虫,桑叶质量良莠不齐,导致养蚕户的经济效益降低,并制约着全乡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

塘红乡人大建言献策,同党委政府解放思想,引导中可社区利用50亩桑蚕产业示范园,先行引进高产优质桑树品种,推行科学优质种植技术,积极探索多种桑园间作模式,由点带面,辐射带动中可社区及全乡桑蚕产业提效升级。目前,全乡种桑共11182亩,户数达3063户,小蚕共育室22个。

种桑养蚕作为塘红乡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正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下一步,塘红乡人大将继续将桑蚕产业作为特色和优势重点产业来抓,积极学习经验,致力打造桑蚕产业循环经济,挖掘桑蚕产业附加值,依托新‘丝路’积极推进乡村振兴,走出“富民之路”让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黄登


(作者:李慧婷 莫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