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茶树翠绿欲滴,迎着朝阳,南山白毛茶树吐露着新绿,横州市那阳镇迎来了繁忙的采茶、制茶季。
近日,在那阳镇茶农邓成创的茶园里,行行茶垄整齐排列,茶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翠绿,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茶香,几位采茶的村民熟练地穿梭在茶树间,一片片嫩绿的茶叶被轻轻摘下,落入竹篮中。
山夫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邓成创介绍:“我们这个茶园是2017年4月份种的,面积大概有60亩,种的是南山白毛茶,头几批采的茶是做绿茶。今年产量虽然低,但是品质非常好,它的香气和甜度都非常不错,耐泡度也非常好。现在气温高了,涩度偏重了,所以我们现在采的茶主要用来做红茶。”
南山白毛茶常用来制作绿茶,用其制作的红茶也别有一番滋味。全发酵的红茶有着比绿茶更复杂的制作过程,需要漫长的等待。新鲜采摘下来的茶叶要经过一个晚上的萎凋,才能进入下一个步骤——揉捻。揉捻的时候要观察茶叶的形态曲度来调整机器揉捻的压力,揉捻好的茶叶还要进行解块,把茶叶打散。然后进行发酵,把茶叶静置五个小时,才能进入最后一个步骤——烘干。整个过程中需要结合当时的天气温度、湿度,南山白毛茶独有的香气才能慢慢被释放出来。
邓成创在四川待过十余年,用当地的“竹叶青”做手工茶。2017年,他回到家乡,用自己制作手工茶的经验,慢慢摸索南山白毛茶的制茶之道,并置办起了茶厂,现在还开起了电商网店。邓成创说:“今年那阳镇举办了南山白毛茶采茶节,南山白毛茶的知名度得到了很高的提升,很多人都在和我们咨询这个产品,销路不愁。”
邓成创制茶创业的故事,只是那阳镇大力发展茶产业的一个缩影。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近年来,横州市那阳镇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立足本地山水自然禀赋和农业资源,积极探索“党建+茶”产业发展路径,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茶产业,积极做好“茶文章”。目前,全镇种茶面积1.5万余亩,产茶叶3200多吨,产值超6000万元,茶叶深加工总产值达5.8亿元。
下一步,那阳镇将立足茶业产业发展实际,继续发展壮大南山白毛茶种植规模,并实施农业品牌振兴计划,提升南山白毛茶品牌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真正地将南山白毛茶的茶韵幽香传播出去。(曾春姬)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