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水稻陆续进入分蘖期,部分早插的田禾已进入拔节期。近日,在横州市校椅镇横塘村,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长势喜人,微风拂过,绿浪翻滚,焕发勃勃生机。
当天,一堂关于水稻病虫害防治及前中后期栽培管理的“田间课堂”正在进行,基层农技人员和种植户认真听课。
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黄桂兰 摄
“这次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关于病虫害防治前期、预防时机,科学的施肥方法对我很有收获,听得懂、记得住,很受益。”校椅镇水稻种植大户张春芳说道,当前正值水稻快速生长的关键期,也是各类病虫害易发、多发、防治的关键时期,幸好有农技专家来指导用药,才得到有效控制。
收与不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虫。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稳产增产的重要因素,科学有效防控是保单产、稳总产的关键举措。连日来,横州市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乡镇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水稻病虫害防治,力争做到治早、治小、治了,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确保“虫口夺粮”取得实效,牢牢守住百姓“粮袋子”。
在推动农技人员下基层加强田间技术指导管理同时,横州市还积极推广植保无人机等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在“虫口夺粮”工作中的应用,力争今年秋粮丰收。
伴随着一阵马达声,在横州市植物保护站飞防技术人员的遥控下,装载着农药的植保无人机低空掠过稻田,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农药雾流均匀喷洒在禾叶上。“我今年种植了200多亩水田,现在横州市植保站使用无人机‘飞防’作业,以前一个人要两天才能完成的活,现在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喷打完成,帮助我们节约了资金成本和人工成本,达到灭虫、增收增产的作用。”张春芳高兴地说。
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水稻‘飞防’作业。黄桂兰 摄
为做好当前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粮食生产安全,针对当前病虫害发生情况,横州市植物保护站在全市各乡镇统一组织实施第一批植保无人机防控水稻病虫害,面积约30000多亩次,通过统防统治作业,提高防治效率,确保水稻稳产增收。
据了解,一架植保无人机只需几分钟就可完成一亩稻田的“飞防”作业,1架无人机1天作业面积可达200亩以上,是人工喷药效率的20倍以上,能减少农药使用量30%以上。
“目前,全市已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水稻‘飞防’作业1.5万亩次。”横州市植物保护站站长陈秋暖说,将尽量在病虫防治关键期完成“飞防”作业,通过集中“飞防”作业进行统防统治,提高施药效率,增加防治效果,并抓好夏粮作物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工作,为今年粮食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一步,横州市将持续深入推进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坚持“统防统治、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机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及时深入田间地头,对该市的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进行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全程指导,努力做到准确防控、倡导绿色防治,并通过科技手段助力水稻田间管理,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确保粮食稳产增收。(黄桂兰)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