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洋桥镇人大代表陶树记:“头雁”领飞 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艺文 通讯员 马林秀 韦丽琴)在宾阳县洋桥镇凌达村,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名字——陶树记。他是洋桥镇人大代表,更是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并荣获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陶树记作为乡镇人大代表,他始终把村民脱贫致富的心愿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

引领产业,激活增收致富“神经元”

为了深入了解乡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需求,陶树记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家中,与村民面对面交流。通过前期调研,针对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短板,于2012年他对比多种农产品后,最终选定了槟榔香芋这一新兴农产品,决心通过种植槟榔香芋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然而,初入此行的他,由于没有掌握种植技术,种植的香芋个头不达标,而一度亏本。原凌达村驻村第一书记苏文俊得知他的情况后,帮他对接了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得到了相关技术支持。随后,陶树记不断学习、摸索,并通过贷款创业,终于实现了槟榔香芋的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如今,陶树记已全面掌握了槟榔香芋的相关技术,并在育苗、栽种、施肥等环节都成了行家,是当地有名的“种植专家”。在他的带领下,槟榔香芋种植也成了凌达村的一大特色产业,种植规模从早期的5亩到如今的500多亩,亩产量从2000斤到如今的4000斤,亩产值从2000元到如今的10000元,为村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陶树记在田间地头查看槟榔香芋生长情况。

履行职责,筑牢富民兴村“压舱石”

作为人大代表,陶树记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为推动乡村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深入调研乡村发展问题,向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他关注民生,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2021年,陶树记通过申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完成凌达村委大村、细村、新圩村等村镇公共基础照明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300多盏;完成凌达村环村路建设13公里,巷道硬化2公里。

陶村作为“两高”(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沿线外立面改造重点村,陶树记积极参与“三清三拆”工作中,带领群众对自家房前屋后的垃圾、杂草枯枝进行彻底清理,有力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陶村进行外立面改造后的村容村貌。

产研学结合,当好乡村振兴“领路人”

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道路上,陶树记始终坚信种植技术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了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陶树记在现任第一书记姚芳及驻村工作队员牵线搭桥下,组织陶村槟榔香芋种植大户到南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考察,参与项目合作,与农科所达成意愿协助申报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通过这一项目,陶村可以引进更多的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基地,为槟榔香芋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在产销对接方面,陶树记也展现出了他的前瞻性和敏锐性。他提出与餐饮行业合作的想法,并通过现任第一书记姚芳引荐,对接了广西诚结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并与该公司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陶村将向该公司供应优质的槟榔香芋作为开发食材伴手礼的原材料。

这一合作不仅拓宽了槟榔香芋的销售渠道,也提升了陶村槟榔香芋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产研学结合的模式,陶树记成功地将科技、教育和产业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陶树记组织种植大户到南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考察香芋种植技术。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唐艺文 马林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