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黎南茜 通讯员 方晨 钟扬舟 卢晓璇)“当然是有换电柜方便一点啦!一般在家充电需要6个小时左右才能充满,时间太久了。换电池省下来的充电时间,我可以多跑很多单外卖了。”近日,南宁市外卖骑手李先生在给电动自行车换电时感慨道。
5月24日起,南宁市兴宁区辖区民乐路、西关路、泸塘路共3组充电柜,一套充电桩正式建成启用,电动自行车“以换代充”“即换即走”的新模式给广大市民,尤其是外卖骑手群体带来了很大方便。经过2个多月时间的运行,充换电设施收效良好,有效缓解了片区内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充电慢、充电不安全的问题,赢得了附近市民的拍手称赞。截至目前,三个点的总换电人数246人,总换电次数847次。
兴宁区朝阳商圈片区驻站人大代表李凤玲正在为外卖骑手介绍如何使用电动自行车换电设备。通讯员 钟扬舟 摄
从“分散充电”到“集中换电”的转变,这得益于兴宁区人大代表的积极谏言和人大闭环监督的有力推动。
“朝阳商圈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很少,我们很难抢到充电位的。而且,我经常有看到街边店铺从店里拉条电线出来给自家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情况,电线就裸露在地面上任由人来人往的踩踏,有一定安全隐患……”今年2月1日,兴宁区高峰社区居民何叔在朝阳商圈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以下简称:朝阳商圈片区站点)开展选民接待日活动时向人大代表反映道。
收到居民何叔“希望能增加街头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建议后,朝阳商圈片区站点立即组织人大代表前往朝阳商圈实地查看现有的充电设施及其运行情况,情况查实后将问题整理成建议并逐级上报,最终推动形成了“绿城智行—南宁市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建设项目”。2024年3月16日,南宁市兴宁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票决通过包括“绿城智行—南宁市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建设项目”在内的10个民生实事项目并将项目交由政府部门组织实施。
兴宁区政府接到该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后立即组织实施。在兴宁区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踪监督下,“绿城智行—南宁市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建设项目”快速推进,仅仅过了2 个月的时间,5月24日项目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项目投放的统一规格电池组,链接了民用电动自行车和外卖配送电动自行车等使用场景,让居民们能在短时间内通过简单的扫码、验证、支付等操作完成“极速换电”,在节省出行时间成本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飞线充电”“室内充电”等安全隐患问题,保障了市民的出行安全。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李斯维
值班编审:庞博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