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社区带娃”点亮缤纷暑假

“原本只是想换个地方带娃,没想到几次课下来还真学了不少东西。”8月6日上午,南宁市青秀区新竹社区一家跆拳道培训机构的教室里,社区居民任先生正在用手机记录孩子认真练习的一举一动,一旁的多位家长也连连点头:“今年社区的暑期课堂选择更多,大家都能找到感兴趣的活动。”

今年暑假以来,记者在青秀区多个社区走访发现,暑期课堂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组织、管理也日趋规范;不仅让家长们享受到了“社区带娃”的福利,也为孩子们营造了欢乐多彩的暑期氛围。

如何吸引学生和家长?——不断丰富课堂内容

“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希望法官能从轻处理,希望同学们以我为戒……”8月8日下午,民族大道中段社区的会议室内,一场模拟庭审正在有序进行。“被告人”未满16周岁,因涉嫌校园霸凌而面临刑事处罚。当“被告人”在最后陈述阶段反思自己的行为时,“庭审”现场鸦雀无声,几位前来围观的家长也放下了手机,神情严肃地望向“被告席”。

“把庄严的‘法庭’搬进社区,身临其境的教育效果更佳。”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素华说,“此次模拟法庭是社区暑期课堂的一部分,新的形式和紧跟社会热点的内容吸引了不少社区群众,微信群内接龙的报名者络绎不绝。”

新竹街道新竹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乒乓球室开展青少年乒乓球暑期公益课。(街道供图)

新竹街道新竹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科普菜园开展农业知识科普活动。(街道供图)

与此同时,新竹社区多年来坚持开设的乒乓球课也在有序进行中。“巴黎奥运会上我们的乒乓健儿屡获佳绩,社区的孩子们看到后越练越有劲。”新竹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覃毓宁告诉记者,该社区开办暑期课堂已有20年,不少居民在放假前就开始咨询了解,有的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诉求。基于此,社区不断丰富暑期课堂的内容,目前已开设有书法、绘画、朗诵、主持、珠心算、跆拳道以及乒乓球等课程。“我们还利用社区的菜园,安排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参与蔬菜种植、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这门新课程备受欢迎。”覃毓宁说。

中山街道河堤社区在社区活动室开展“学校放假 社区开学”暑期活动。孩子们专心致志为喜欢的石膏娃娃涂上颜色。(街道供图)

南湖街道银杉社区在社区二楼活动室开展围棋暑期公益班,老师在指导孩子们下围棋。(街道供图)

在银杉社区,围棋暑期公益班让不少小朋友迷上了“黑白博弈”;在河堤社区,孩子们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为石膏娃娃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东葛路社区,“小小科学家”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发明的兴趣……日益丰富的暑期课堂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参与。

教学资源从何而来?——充分挖掘身边资源

南宁市万人应急救护培训在新竹街道星湖社区举办专场活动,志愿者为家长和孩子们讲解防溺水、急救等相关知识。(街道供图)

8月2日上午,星湖社区20多名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辖区一家民营医院的会议室,聆听青秀区红十字会的志愿者讲解防溺水、急救等相关知识。“我们通过党组织联建,引导辖区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暑期课堂。”星湖社区党委书记曾繁花说,社区居民学习到了知识,相关单位扩大了影响、志愿者们得到了锻炼,可谓多方共赢。

辖区农村也在积极扩展教育资源。“大家一定要牢记‘n’和‘l’的发音要领……”8月12日晚,青秀区刘圩镇那床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孩子们正跟着驻村工作队员毛兵兵练习拼音发音。“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少一些,毛兵兵同志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带领志愿服务团队开设演讲、声乐等课程,效果不错。”那床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刚说。

“资源就在身边,关键在于怎么挖掘、整合。”青秀区文明办负责人说。青秀区认真总结暑期课堂的工作经验,统筹协调辖区内的教育、文化、体育、艺术等各类资源集聚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共享、共用,让暑期课堂惠及更多的群众;同时指导社区通过社交媒体、志愿者平台等渠道招募活动志愿者,并对志愿者进行安全知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记者了解到,目前青秀区共有注册志愿者22万人,党员、退休老人、在校大学生等群体已成为暑期课堂教学力量的“主力军”。

怎样维系课堂热度?——做好规划统筹推进

在青秀区相关部门发布的《8月12日—8月18日青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安排表》上,记者发现了不少与暑期课堂密切结合的内容:新兴苑社区的“小小主持人”主题公益课,长堽村的“七彩暑期 筑梦未来”阅读分享会,枫林社区的防溺水安全教育,金湖社区的非遗手工刺绣公益课,凤岭北社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未成年人及家长积极参与。

南湖街道金湖社区志愿者们带孩子们动手制作香包。(街道供图)

“暑假已经过半,但暑期课堂热度不减。”青秀区文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暑假之前,城区即帮助社区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规划,将暑期课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统筹推进相关工作。此举不仅改变了之前部分社区活动“零敲碎打”、仓促上阵的被动局面,还有力维系了暑期课堂的热度,城区暑期课堂相关工作也在不断走向规范化。

采访期间,多位家长在得知记者来意后,主动向记者展示各自手机中保存的孩子参与暑期课堂的图片、视频,其感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群众的肯定是对我们最有力的支持。”覃毓宁表示,社区将继续按照“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要求,认真总结相关工作经验,努力为社区居民特别是孩子们提供更加规范有序、生动有趣的暑期课堂,共同营造温暖和谐的社区氛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