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体商“花式”联动,点亮青秀经济活力

10月26日上午,2024青秀区“青秀杯”全民健身运动会在南宁市柳沙体育公园开幕。本次运动会设置篮球、气排球、羽毛球、足球和滑板五大赛事活动,现场还策划推出广西首个体育市集——青SHOW嗨趣体育市集,是青秀区近年来打造的规格较高、影响较广的体育惠民赛事品牌,也是倡导全民 运动、共享健康的全民健身赛事。

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青秀区旅游市场蓬勃发展,新业态、新项目、新活动层出不穷,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3908.6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67.95亿元。

博物馆研学游成为亲子出行热门选项

2024年三季度,博物馆研学游成为亲子出行的热门选项。其中,广西博物馆为观众献上了涵盖了历史、艺术、民族等多个领域的12个展览,最受欢迎的要数“国宝沉浮:圆明园兽首暨回流文物特展”。此外,广西博物馆还开展了学生群体研学答题、艺术创作项目展示、“文化遗产周周学”特展主题课程、“感回归之幸 读国宝沉浮”研学课等社教活动。今年暑期,广西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4.17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75.18%。

(供图: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今年暑期,“文化润景·跟着演出去旅行”——2024广西文艺演出进景区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广大民众近距离欣赏到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广西民族博物馆推出的“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研学旅行项目在“2023全国文化遗产旅游宣传展示活动”中,获得“2023年度全国文化遗产旅游案例百强案例”,并入围终评名单。


(供图:广西民族博物馆)

夜游项目点亮“浪漫夜南宁”

今年暑期,青秀山风景区重磅推出的“南宁夜花园”人气爆棚,持续刷新景区日均游客量纪录。“0元抢票”提前体验活动、“老南宁”游“南宁夜花园”“南宁人带外地人游青秀山”等活动吸引区内外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在9月开学季,景区重点面向学生群体推出学生限时免票、新生随行免票等优惠福利,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青秀山、爱上青秀山。

(供图:青秀山)

方特东盟神画在暑期举办经典主题活动“东南亚泼水节”,原汁原味的取水祈福大典、入园迎宾舞蹈、泰拳传说、水灯先生风情秀等表演令人目不暇接。身着各国节日盛装的东南亚使者与游客泼水互动,营造极具异国情调的沉浸式泼水场景和欢乐氛围。今年泼水节活动期间,南宁方特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今年9月,《南宁方特“东南亚泼水节”——聚焦东盟特色,打造文旅夜游消费新场景》入选2024年广西文化旅游企业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供图:方特东盟神画)

丰富的节庆活动备受年轻人青睐

7月27日—28日,第十九届良牙动漫夏季盛典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广西及全国各地的近10万名动漫文化爱好者共襄盛典。本届夏典邀请多位知名嘉宾出席、国内知名IP参展,打造Dancer x Dancer宅舞大赛、同好专区、OC专区、SuperAce模型专区、Y.X.Comic同人专区/手作市集等良牙文化动漫展会舞台赛事和特色专区板块。

(供图:良牙文化传播)

9月20日—22日,首届凡人皆打酒节在289上海天地举办,集聚全球精酿品牌的精酿市集、全国各大精酿厂牌的海报展、游走在活动现场的“酒侠”挑战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众多精酿文化爱好者冒雨前来尝鲜。

(供图:289上海天地)

9月27日—29日,2024世界奶茶节在民歌湖国际音乐小镇拉开帷幕,奶茶爱好者们品特调、集印章、对暗号,一起把奶茶“喝出花”。活动现场集结了100多家奶茶及供应链品牌,吸引市民游客近16万人次。

近年来,青秀区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紧扣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两大重点,打造品牌赛事,先后开展南宁国际传统舞龙邀请赛、腰旗橄榄球全国邀请赛、智力运动嘉年华、花样滑冰邀请赛、击剑公开赛等赛事活动,荣获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县区、首批全国全民 运动健身模范县区、广西体教融合示范县区等荣誉称号。青秀区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是广西唯一连续上榜的城区。2023年,青秀区入选国家首批50个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获评广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此外,在2023年广西夜间文化和旅游品牌交流分享会中,辖区内的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内街文化创意园、南宁万象城 、会展航洋城 、南宁东盟盛天地、方特东盟神画、403集合空间·书巢、李宁体育园、青秀区·柳沙体育公园、会展城·体育汇等十个品牌榜上有名,涵盖夜游、夜食、夜购、夜演、夜读、夜健等业态链。

下一步,青秀区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抓手,持续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业态,积极培育文旅体商融合新热点,加大促消费力度,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元化、更高质量的文旅消费新体验,增强青秀文化旅游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