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思宁 通讯员 梁伟栋)自2022年认定西乡塘区为广西校外培训监管先行区以来,西乡塘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目标任务,开展了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探索实践,以“四个着力”助推校外培训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着力机制建设,解决“谁来管”的问题
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城区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33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校外培训监管先行区创建工作指导小组;组建“双减”工作专班,深入推进校外培训治理,严厉打击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建立教育、文旅、科技、人社“小组长”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对校外培训治理工作进行“会诊”研究出台相关对策,构建政策保障体系。同时强化督导检查。西乡塘区将校外培训治理成效纳入政府教育督导考核体系,作为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组建由11个街道及相关部门分管领导组成的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督导组,对校外培训治理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建立问题线索转办机制和分类处置机制,采取明察暗访、“四不两直”等方式开展督导检查。
着力队伍建设,解决“如何管”的问题
成立校外培训监管执法队伍,新增8名行政执法人员,购置了行政执法记录仪、录音笔等执法辅助设备,聘请1名法律顾问组成法律团队。组建涵盖39名学科骨干教师和17个专业类别的培训材料审核专家组,定期对校外培训材料进行审核,并出具培训材料审核意见书。选聘学校79名教师为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专项巡查。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49人次,排查机构59家次,检查材料255份,出具培训材料审核意见书62份,发现整改问题材料数6份。
着力创新施治,解决“怎么管”的问题
实行领导包干。按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属街道进行分片包干,联合教育、文旅、科技、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采取“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巡查。实行网格管理。推进监管力量下沉网格,在11个街道、65个社区各选派1名教育专干,建立街道、社区、网格员三级“网格化”动态排查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快速核查联动处置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实行部门联动,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和“回头看”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消防、场所安全专项联合检查7次,出动检查人员236人次,排查校外培训机构安全隐患26家,下发整改通知书15份,约谈培训机构负责人5人。发布5批“黑白名单”;每月开展一次定点巡查,累计检查机构322家次;开展一次联合执法检查。累计开展联合检查37次,出动检查人员2136人次,检查机构、托管服务中心、居民楼等场所共112家,口头警告机构37家,约谈机构负责人13名。率先在全市作出行政罚款1家,罚款31500元,督促2家培训机构依法退费11.88万元,涉及学生78人,督促1家培训机构清偿教师欠薪2.77万元,涉及从业人员8名。
着力部门协同,解决“管得住”的问题
规范审批准入。将规范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纳入校外培训治理重点任务。组织开展治理专项行动,推动形成“准入、审批、监管”全链条工作闭环。目前已完成47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准入审批登记。印发《西乡塘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特色课后服务方案(试行)》,扎实开展校外资源引入工作,鼓励“一校一策”,现已遴选17家证照齐全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入学校特色课后服务第三方机构名单库。同时聚力社会宣传引导。实行“行业主管部门+学校+街道”立体式宣传。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QQ群、微信群、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宣传“双减”政策及“校外培训家长端”APP使用说明,发放宣传单8000余份,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发送信息200余万条,营造良好的氛围。
下一步,西乡塘区将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紧紧围绕试点工作方案既定的步骤和任务,拿出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扎实做好改革试点工作“后半篇文章”。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庞博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