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为民铸平安 科技强警保畅通
南宁持续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平安建设能力水平
警务改革盘活全市巡防警力,扁平化指挥调度更精准,快速反应更高效,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交通健康指数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前列,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日前,“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调研行”主题采访团对南宁市公安局社会治安巡逻防控新机制成效和交管工作进行了采访。南宁公安机关持续改革创新,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战斗力,不同警种发挥“智慧”手段,各司其职,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点燃为民服务、为民护航的新引擎。
24小时巡防
群众安全感创新高
青秀区双拥路创业街客流量大,流动人口多。经营户唐言金告诉记者,他与其余经营户晚上均无需把摊位上的商品搬回家,只需拿布盖好,从未发现有商品失窃,原因是在街面巡逻的警察多了,对违法犯罪形成了震慑作用。
2018年8月,根据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公安厅工作部署,南宁市公安局全面实施屯警街面战略,启动社会治安巡逻防控新机制,构建起“市局应急快速反应区—分局巡防责任区—派出所巡区及社会群防群治力量”立体化巡逻防控体系。巡防区域相互交织、立体重叠,巡防警力一体联动、协同作战,全面提高见警率、管事率,使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和快速处置能力全面提升。
去年以来,市公安局持续深入推进社会治安巡逻防控新机制改革,指导各分局成立特巡警大队、组建专职巡防队伍。今年5月,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又启动巡防机制战区化改革,建立3个巡防战区大队,联勤联动开展巡防工作,加强了中心城区巡防警力支撑。
2019年,南宁市公安局使用为民办实事资金建成28个新型警务站,作为街面巡防力量的“屯兵点”、服务群众的“便利店”和警民共治的“共同体”。每个警务站均配备公安自助服务综合一体机,群众可在警务站自助办理人口管理、出入境管理、交管业务。警务站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并安装有南宁市智慧街面巡防系统,实现可视化巡防勤务管理、视频指挥调度和视频巡查等功能。
双拥新型警务站设置在人群密集的医院附近。记者在该警务站看到,值班民警运用智慧巡防系统开展视频巡逻,轻点鼠标还可生成“一张图”,上面实时显示街面巡逻警力、警务巡逻车所处位置,一旦有警情发生,可迅速调集最近警力前往处置。一年来,双拥新型警务站共出动警力10585人次,服务群众800多人。今年前三季度,该新型警务站辖区街面六类侵财案件同比下降66.31%。
南宁市公安局社会治安巡逻防控新机制实施两年多来,全市中心城区多发性侵财案件警情呈持续下降趋势,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多发性侵财案件警情数继续保持低水平值,同比下降43.88%。第二季度,我市群众安全感创新高,达到98.01%。
精细化管理
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在南宁交警指挥中心的巨大电子屏幕上,值班民警通过视频监控可实时查看道路交通情况,一旦发现有剐蹭等交通事故,指挥中心便立即指派路口警力前往处理,疏通堵点。
近年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加强与百度、高德等企业的战略合作,依托专业人才大力开展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交通管理实战创新,实现了由“人力警务”向“智慧警务”的转型升级。
2018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全区率先启用“鹰眼”系统,将高空全景监控、低空道路监控、卡口、地标建筑物、信号机、诱导屏等信息资源通过一个界面进行集中展示,有效解决了以往指挥调度中存在的多系统界面切换耗时、混乱、不直观等问题,以“实时全景一张图”实现了指挥调度精准化。
目前,南宁交警指挥中心和中心城区交警大队指挥分中心都建成了“集成全部资源、实时动态呈现、预测预知预警”的指挥平台,不仅可以对交通路况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研判,还能以“一张图”的方式直观呈现周边警力资源情况,实现了勤务可视管理、警情主动发现、指挥处置精准高效。
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门前路口多年来是交通堵点。为解决难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城管部门、e代驾公司和医院等单位综合施策,通过物理隔离、单向分流、优化交通组织、取缔占道经营以及创新推出代客泊车、电瓶车接驳等措施,使该路口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去年以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强治理工作部署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年”的总体要求,按照“一个难题一种办法”的思路逐项攻坚,全面排查交通堵点乱点90余处,创新思路整治堵点乱点,坚持抓路面见警率、管事率、秩序率,全面推行“阶梯式勤务”和“铁骑勤务”,提升城市交通动态管控能力和水平。在城市核心区持续开展“夜间勤务”,风雨无阻、通宵达旦开展查处酒驾、醉驾、飙车、飙声专项行动,夜间飙车竞速交通违法犯罪行为基本杜绝。
同时,通过无人机和铁骑相互配合,快速精准查处交通违法行为,使南宁东站片区交通秩序显著改善。狠抓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持续开展“逢五”“逢十”“逢周末”和“子夜行动”“百日行动”“拂晓行动”等专项整治180余次,查处酒驾、醉驾、毒驾、飙车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9万起。其中,布控、拦查逾期未报废、假套牌等重点隐患车辆137辆,切实消除了安全风险。
今年1—9月,南宁市全天交通拥堵指数为1.36,交通健康指数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前列。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同比分别下降15.97%、15.97%、22.51%和36.58%。
(记者 朱新韬 通讯员 农媛 黄东玲)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