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政府新闻办于12月16日举行南宁市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邀请南宁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蒙文虎, 南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生凤, 南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勤, 南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正元,南宁市司法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黄志斌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南宁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李敏主持。
南宁市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时间:
2021年12月16日10:00
发布人:
蒙文虎 南宁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周生凤 南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 勤 南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正元 南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黄志斌 南宁市司法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主持人:
李 敏 南宁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
李敏: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南宁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南宁市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邀请到市政府副秘书长蒙文虎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市退役军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生凤先生,市退役军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勤女士,市退役军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正元先生,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志斌先生。
首先,有请蒙文虎先生作介绍。
蒙文虎: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退役军人保障法》实施第一年。一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以及全区、全市决策部署,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深入宣传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解难题、办实事。下面,根据会议安排,由我将国家颁布实施《退役军人保障法》情况和南宁市宣传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国家颁布实施《退役军人保障法》情况
2020年11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退役军人保障法是我国退役军人事务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律,退役军人保障法坚持待遇与贡献相匹配,对退役军人移交接收、退役安置、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抚恤优待、褒扬激励、服务管理等作了整体设计和系统规范,为加强退役军人保障工作、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撑。
二、南宁市宣传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情况
(一)全力构建法治宣传网络
将学习宣传贯彻保障法与各级政府各部门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纳入党史学习教育内容,通过南宁电视台、南宁地铁及户外多媒体投放专题宣传视频,开展微信有奖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参与退役军人事务部、自治区退役军人厅主办的保障法测试活动,构建“传统媒体+自媒体”宣传网络。
(二)持续优化服务保障体系
按照“五有”要求,建设规范化服务体系,推动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实体化运行向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纵深推进。全市建成四级服务中心(站)1956个,应建率达到100%,人员到位率超过95.5%。141个基层服务中心(站)通过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验收。
(三)多措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坚持以培训促就业,以典型鼓励就业创业。完成2000多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以“订单式培训+定向式就业”模式开设10期培训班,培训自主就业退役军人320多人,实现职业技能拿证率100%,推荐就业率100%,就业率90%。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广西首所退役军人学院。成立南宁市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举办2021年南宁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暨产品展销会,推荐11家优秀企业参加广西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并获一、二、三等奖。积极推动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据统计,目前我市1500多名退役军人通过法定程序选举进入村(社区)“两委”队伍。其中,武鸣区太平镇庆乐村的壮族“兵支书”黄谦,被评为中国百名优秀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四)扎实落实优待抚恤政策
一是按时发放中央、自治区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1.91亿元,会同财政部门分配下拨年度入伍大学生一次性鼓励金1323万元,支出优抚对象医疗保障资金910.4万元。向我市困难企业军转干部发放困难补助金共计3700万元。二是全年共慰问各类对象近9万人次,发放慰问金(品)3110万元。帮扶困难优抚对象1800余人次,合计帮扶救助资金124万元。三是圆满完成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优抚对象年度确认工作全区试点工作,约2000名重点优抚对象进行免费体检。四是积极探索“以居家为基础、军休机构为依托、市场供给为主体、医养结合为载体”的“1+3+6”新型军休服务保障模式,不断增加军休干部个体价值感、集体融入感,提升生活质量、延展生命长度。
(五)大力营造褒扬尊崇氛围
一是圆满完成自治区在我市举行的2021年烈士纪念日活动,举办向梁小霞烈士遗属颁授《烈士光荣证》仪式。二是完成烈士纪念设施摸底排查工作,完成马山县鳌鱼山烈士墓等11处纪念设施的修缮维护工作。三是以“献礼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持续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为23名烈士寻找到家属。组织开展“关爱老兵,慰藉英烈”走访慰问100名烈士遗属和100名重点优抚对象的“双百”活动。四是发挥南宁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作用,2021年共对我市309名功臣模范、烈士遗属、困难退役军人等优抚对象开展慰问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南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对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部署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推动全市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作用,激励他们心怀理想信念、肩负使命担当,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再立新功!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我们愿意就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工作的有关问题,回答大家提问。
谢谢!
李敏:
感谢蒙文虎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市退役军人局是如何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宣传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结合起来开展工作的?
周生凤: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宣传贯彻退役军人保障法结合起来,坚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相统一,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坚持用心用情用力为退役军人办实事解难题,推进四大行动12项举措落地见效。
一是开展重点优抚对象“大关爱”行动。在全区率先成立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发动社会力量尊重、关爱退役军人,累计关爱帮扶困难退役军人309名,发放关爱帮扶资金64.2万元。逐年分批对60周岁以上的“三属”人员和享受定期生活补助等重点优抚对象开展免费健康体检,今年已按计划完成了对全市约2000名重点优抚对象的免费健康体检。二是开展退役军人权益“大维护”行动。以“结对子”形式常态化联系生活困难、伤病残、功臣模范、“三属”等6类对象共95人,进一步密切与退役军人的沟通联系;严格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处理退役军人诉求,简易问题就地答复,复杂问题详细登记,日常接访76批110人次;设立退役军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选聘法律顾问进驻坐班,累计向近百名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法律咨询。三是开展军休服务水平“大提升”行动。推行“互联网+养老”的老年人照护新模式,为972名军休干部开发定制配发居家智慧养老设备——小度智能机器。改造升级3个军休所职工食堂,有效解决高龄空巢军休干部就餐难题。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医疗优先服务协议,就近就便为军休干部及直系亲属提供医疗优先优待服务。全力打造以军休干部服务需求为纽带,以医疗机构及专业医护团队为支撑的“医养结合”服务创新模式,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设立拥军病区,开放床位20张,更好地为军休干部提供形式多样的特色医疗卫生服务,成为全区乃至全国拥军优属医养结合模范示范点。四是开展烈士纪念设施“大保护”行动。在全区率先对烈士遗属家庭开展入户摸底调查,全面了解我市烈士遗属生活工作情况和存在困难。引入“无人机+大数据”方式对全市烈士纪念设施进行摸底排查建档,分类制订修缮方案,筹措专项资金1690多万元,对全市296处烈士纪念设施进行修缮保护,推动百年英烈精神和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国际日报记者: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请问南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李勤:
就业是民生之本。市退役军人局始终把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作为工作重中之重。
对需要技能转型的,按照“培、学、就”一体方式,推行“订单式培训+定向式就业”模式,努力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组织“无人机培训班”“短视频拍摄与制作培训班”“5G设备安装和计算机运用培训班”等十期培训班,培训自主就业退役士兵320多人,实现了职业技能拿证率100%,推荐就业率100%,就业率90%以上。
对缺少就业资源的,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南宁市共计举办线上、线下退役军人及军属专场招聘会70场,参会单位882家,提供就业岗位48940个,达成就业意向退役军人1208人。
对需要提升学历的,通过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率先在全区成立退役军人学院,并同时挂牌成立退役军人实训基地,创立导师库,打开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的通道。目前,南宁退役军人学院已开展学历教育和开展了一期35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参加的电工职业技能培训班等。
对有一技之长想创业的,提供全方位服务。依托启迪之星(南宁)一带一路孵化基地设立南宁市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为有志创业的退役军人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投资贷款、宣传推广、跟踪扶持等全方位的优惠服务。
同时,通过举办2021年南宁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决赛暨退役军人创业创新产品展销会,组织军创企业参加广西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等,推出创业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2021年广西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上南宁3家企业分获一、二、三等奖。
总之,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市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果。下一步,我们还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大力争取和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强大合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南宁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已于2021年1月揭牌,请介绍一下基金会一年来开展活动的情况。
刘正元:
2021年1月21日,南宁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正式揭牌,是广西首家成立的市级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的成立,对帮助困难退役军人及其家庭,褒扬激励先进典型,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具有重要意义。
成立以来,南宁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多渠道筹措关爱资金共计437.22万元,组织了一系列退役军人关爱活动。一是开展“情暖老兵,关爱帮扶”活动。春节期间,共对我市170名功臣模范、烈士遗属、困难退役军人等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18.9万元。二是开展“学党史 感党恩——赓续孝道,慰藉英烈”主题慰问活动。今年5月,开展“学党史 感党恩——赓续孝道,慰藉英烈”主题慰问活动,对我市77户烈士父母进行关爱慰问,共支出慰问费用9.3万元。三是开展“党的关爱送心中·邕城老兵跟党走”主题活动。今年5月,开展“党的关爱送心中·邕城老兵跟党走”主题活动,对42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最美退役军人”“优秀退役军人”、生活困难退役军人党员、退役军人老党员、烈士遗属等代表进行走访慰问,共支出慰问费用5.8万元。四是帮扶援助困难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2021年,对因患重大疾病、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给予帮扶援助,共帮扶援助20人,发放帮扶援助款30.2万元。
下一步,市退役军人局将指导南宁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扩大宣传范围,拓宽基金募集渠道,让社会各界和广大退役军人了解关爱基金、支持关爱基金会工作,动员全社会共同关爱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
南宁晚报记者:请问我市司法行政系统是如何开展退役军人保障法宣传工作的?
黄志斌: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加强退役军人法治宣传纳入全市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我市“八五”普法规划,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制度的实施方案》,要求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普法工作纳入清单管理,此项工作列入法治督察和法治建设考核指标内容。二是抓好“关键少数”学法用法。每年按规定对新提拔领导干部开展任职前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将《退役军人保障法》纳入培训和考试内容,通过以考促学、以学促用的方式,教育引导领导干部理解、准确适用地方性法规。三是持续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创新组织“民法典主题宣传月”“我为群众办实事”“宪法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加强与市退役军人局的联动协作,通过开展“法律进军营”活动,为部队提供优质的法治宣传和法治服务。四是发挥“互联网+法治宣传”优势。结合“八一”建军节时间节点,与南宁广播电视台制作退役军人保障主题节目《说法讲理》《重点关注》,在地铁公交电视、户外LED电子屏展播退役军人保障普法视频1000余次,实现全市4条地铁线全覆盖。通过南宁普法在线微信、南宁普法微博等政务新媒体推送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系列解读文章20余篇,极大拓展了法治宣传覆盖面。
李敏:
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市退役军人局联系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