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顾 | 解读健康南宁行动系列配套文件新闻发布会

南宁市政府新闻办于12月31日举行解读健康南宁行动系列配套文件新闻发布会,邀请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唐驰,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梁艺,南宁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宁敏升,南宁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莫树森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南宁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李敏主持。

解读健康南宁行动系列配套文件新闻发布会

时间:

2021年12月31日10:00

发布人:

唐  驰  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梁  艺  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宁敏升  南宁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莫树森  南宁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主持人:

李    敏  南宁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

李敏: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南宁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加大健康南宁行动宣传力度,加快推动健康南宁建设,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健康南宁行动,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邀请到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唐驰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健康南宁行动系列配套文件相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梁艺先生,南宁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宁敏升先生;南宁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莫树森先生。

首先,请唐驰先生作介绍。

唐驰: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广大媒体一直以来对南宁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健康南宁行动系列配套文件有关情况。

一、出台背景和意义

当前,中国疾病谱正在发生着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普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南宁市的疾病谱变化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2020年全市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比例的90.23%,其中死因前三位的疾病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酗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

南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健康,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按照国务院、自治区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安排部署,全面谋划实施健康南宁行动,此次出台的健康南宁行动系列配套文件是健康南宁行动的具体实施“时间表”和“路线图”。系列文件聚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突出问题,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出台健康南宁行动系列配套文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决策部署的迫切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推动南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配套文件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全市人民健康水平,降低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结构的负面影响,减轻群众疾病负担,释放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人口红利”更多转化为“健康红利”,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内容

健康南宁行动系列配套文件在国家、自治区15项行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增加了4项行动(出生缺陷防治干预行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提升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行动和全民健康信息化行动),共19个专项行动。每一个行动都包含丰富的内容和切实的措施,事关每一位南宁市民的健康。具体包括四大方面内容:

一是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开展全民健康健康教育知识普及,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实施减盐、减油、减糖、限酒等营养干预措施,减缓居民超重、肥胖和慢性病发病的增长速度。普及全民健身,在邕江两岸、内河改造、城市广场、公园等建设中要统筹建设体育设施,将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进公共(工作)场所全面禁烟,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要下降到18%以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大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推进健康城市(县、区)全覆盖,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30年,我市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9.5岁。

二是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围绕妇幼、中小学、职业、老年、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管理和服务。全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以上,到2030年,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要达到60%以上。健全职业病防治网络体系,县(市、区)、开发区至少要有1家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机构建设,到2030年,各县(市、区)老年友好型社区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

三是防控重大疾病。推进癌症的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适龄妇女“两癌”筛查覆盖率达要到90%以上,重点癌种早诊率要达到55%以上。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向居民提供风险评估、健康教育、疾病及其并发症筛查、随访管理、分级诊疗、综合干预等服务,到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要下降到190.7/10万及以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要达到70%及以上;30~70岁人群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要下降到13%以下。加强传染病防控,要优化传染病监测报告和预警分析,实施艾滋病防治攻坚工程,加强结核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控制。

四是加强保障支撑体系建设。建设南宁市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心,将建成广西领先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将大力推进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相思湖医院、南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二期)、良庆区妇幼保健院等重大项目建设。整合优化医疗资源,推进分级诊疗,到2025年,县域就诊率要达90%以上。到2023年,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健康卡覆盖率要达100%,到2025年,市级区域平台建设要达到国家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以上的水平。

三、主要特点

一是体现了首府排头兵的责任和担当。按照市委、市政府力争走在广西前列的要求,南宁市在广西率先制定健康行动系列配套文件。同时,争先进位、结合实际提出我市目标任务,国家、自治区有明确数据要求的有77项指标,我市有24项指标优于国家或广西要求。

二是更加重视体系建设。系列配套文件从规划布局、项目建设、人才队伍、产业发展、投入保障等形成立体化整体设计,聚焦市民在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社区健康及健康保障领域的需求,构建完善的健康服务体系。

三是更加注重措施的可操作性。围绕指标任务,我市19个配套文件共细化、量化了430多项具体措施,有效保障任务落实。如针对南宁市出生缺陷高的情况,专门制定《南宁市出生缺陷防治干预行动实施方案》,细化了“为重点人群提供地贫五项免费技术服务”等11项措施;围绕“全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的目标,细化了“开展中小学校近视综合防控试点工作,建设市级中小学近视防控示范学校或特色学校”等10项措施。

四是更加强调全社会共治。强调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家庭、个人的健康责任和义务,全社会动员,激发全民热情,培育健康文化。

健康南宁行动,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希望社会各界和全体市民共同努力,为健康“打卡”,用行动创造高品质的健康生活,用行动打造健康之城。

下面,我和健康南宁行动涉及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健康南宁行动系列配套文件有关问题回答大家提问。谢谢!

李敏:

感谢唐驰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提问的请举手。

南宁广播电视台记者:近年来,社会各界都比较关心、关注中小学生的体质和近视情况,在贯彻落实健康南宁行动中,请问由南宁市教育局牵头的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中采取哪些举措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和降低近视率,如何推进实施?谢谢。

宁敏升:

这个问题包含两个内容,一个是学生体质,一个是学生近视率,首先就学生体质进行回答。为了提高我市青少年的体质达标优良率,我们一是完善学校体育发展体系,开齐开足体育课,开展体育赛事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二是对学生体质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制定体质健康提升计划,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三是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设置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问题。一是建立南宁市儿童青少年近视联防联控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二是建立学生视力检测、筛查机制,每年组织学生健康体检和视力检测;三是不断改善学校教室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置等教学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视觉环境;四是全面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抓好校内和校外两个教育工作主体,多措并举打好校内外联动减负组合拳。五是科学推进五项管理,进一步细化手机和电子产品的规范使用,明确各年级家庭作业时间要求,督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布置任何形式家庭作业等事项。六是加强近视防控宣传,通过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观看专题讲座、致家长一封信等加强宣传,为我市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工作创造良好的校园宣传教育环境。

中国商报记者:体医融合已成为目前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今年我们体育部门主要从哪些方面推进南宁市体医融合工作的开展?谢谢。

莫树森:

今年我们充分利用南宁市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指导中心作为试点单位,贯彻执行体医融合方针政策,探索我市体医融合工作。主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社区、学校举办青少年不良体态评估和健身指导公益讲座,大力宣传“体育治未病”理念。开展儿童青少年不良体态评估和干预。组织指导专家团队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开展了青少年不良体态为主题的测评与科学健身指导公益讲座活动。通过体态评估和健身指导课,让更多孩子意识到不良姿势引起不良体态的危害。通过家长健身指导课堂,积极宣传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的作用,形成社会共识,让更多家长主动让孩子纠正各种不良体态。从而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参与,并养成体育促进健康的良好局面和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

二、做好健身指导和运动康复服务。发挥南宁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南宁市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指导中心及各县(区)国民体质监测站功能作用,组织权威运动医学专家团队实地坐诊,为群众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做好体质监测中心、监测站固定时段对外开放工作。2021年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南宁市国民体质测试活动20场(次)以上,测试人数超万人,做好体质监测数据存储、分析,建立完善“健康数据管理”。

三、做好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继续举办体医融合运动处方培训班,组织我市有各类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健康教育骨干、预防保健医生、专业治疗师、康复师等人员参加,培养可以开医疗处方和运动处方的复合型人才。继续发挥政校、政企合力,与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达成战略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探索培养懂医疗、懂体育、懂保健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更好地发挥了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加强媒体宣传,营造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继续在“运动绿城”APP、南宁市体育总会、爱南宁体育等新媒体平台推出以“党建领航,科学健身,健康同行”为主题的微运动热身操、居家锻炼、办公肩颈操等系列课程,指导市民科学锻炼、增强体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12月29日,南宁市获评2021年自治区级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示范市,是全区14个地市中唯一获得该荣誉的城市,也是对南宁市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推进的一个肯定。

南国早报记者:我们都知道,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是最常见的4种慢性病,请问,我市这4类常见慢性病现状如何?专项行动中,针对常见慢性病出台了哪些措施来提高人民大众的健康生活水平?谢谢。

梁艺:

目前这4类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人民群众医疗负担重。根据全市死因监测系统显示,2017年我市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全市总死亡的84.65%,202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90.23%,居民死因前三位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

专项行动中,我们针对这4类慢性病防治工作从个人、社会和政府等层面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个人层面,重在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素养。我们将利用各类媒体向大众宣传“七大健康倡议”,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让大家了解诱发疾病的危险因素,学会关注自身血压、血脂、血糖变化,学会识别癌症的危险信号,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作能够进行早期判断。社会和政府层面,重在加大投入、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和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负担。卫生健康部门将牵头组建专家团队,开展防治知识和急救技能宣教。加大对高危人群筛查力度,要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配备血脂检测仪器,推行对高危人群进行肺功能检测、对本市高发癌症进行早期筛查,将高危人群糖尿病筛查列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能力提升方面,以专科培训和医联体帮扶形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二级以上综合及专科医院要建设有区域影响力的重点特色专科及专科医院。在减轻医疗负担方面,会加大对新技术和替代药物的研发和推广;医保部门将根据自治区相关医保政策,落实参保患者的医疗保障待遇。

总之,这次行动有许多具体的措施将会在之后的数年间逐一落实。我们将努力营造全民参与防治慢病的大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打造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首府南宁。

健康报记者: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请问,在本次制定的方案中,我们制定了那些具体的方案来提升我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谢谢。

梁艺:

此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是对我市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虽然我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暴露了不少的短板、漏洞和弱项。在本次系列方案的制定,我们立足实际,科学、精准的制定政策,创新、完善体制机制,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一是我市始终将人民的健康作为工作的重点,依托国家、自治区的指标框架,充分结合南宁市医疗卫生基础,制定了《南宁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围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全面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全面夯实”2个主要目标,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医疗资源整合、医疗质量提升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我市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保障能力。二是进一步细化落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措施,制定了《南宁市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实施方案》,强化重点突发传染病预警响应能力,对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通过健康宣教、加强监测、普及疫苗、扩大筛查、规范诊疗等具体细化的工作措施,不断增强我市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和救治能力。三是针对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暴露的问题,制定了《南宁市提升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行动实施方案》,通过信息化手段连通部门系统,建成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和多渠道监测预警系统,增强重点传染病的早期发现和预警能力,实现应急指挥平台对疾病救治、物资调配、实验室检测、部门联动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措施的统一调度,及时防范化解公共卫生领域重大风险,切实维护人民健康。

南宁日报记者:实施健康南宁行动以来的主要成效,在推进健康广西行动中有那些更有力的抓手?谢谢。

唐驰:

《健康南宁行动实施方案》印发实施一年来,市爱卫会、市健康南宁推进委员会充分发扬爱国卫生优良传统,组织协调各成员部门,形成推进健康南宁行动的强大合力,健康知识日益普及,健康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健康环境持续改善,健康产业进一步发展,市民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增强。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南宁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位于全区第一,实现“6连升”,达到21.6%。婴儿死亡率下降至2.12‰,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15.15/10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提高到45%;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低于22%;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发布的《清华城市健康环境指数》中,南宁市位居全国15个优秀等级第六位。健康南宁行动实施以来切实做到了起步就加速,开局就争先,为实现健康南宁2030奠定坚实基础。

为更好的推进健康广西行动,南宁市在深入研究了“健康中国行动”、“健康广西行动”的各项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出台“1+19”的系列配套文件,这是南宁市在推进健康广西行动中,主动出击,提出的“南宁解法”。系列配套文件的出台主要从两方面抓手。一是结合实际,配齐“南宁方案”。南宁市对与国家、自治区一致的15个专项行动指标进行再分解、再细化,明确了具体措施、实施步骤,此外,基于南宁市本地疾病流行特征,结合在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一些公共卫生能力短板,南宁市增设了4个方案,作为南宁市在推进广西行动的补充。二是优化指标,树立“南宁典范”。19个系列配套方案的具体指标中,有24项指标优于全区、全国指标,比如到2030年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而南宁市计划达到36%,此外,社会体育指导员配比、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产前筛查率、婴儿死亡率等指标均优于全国、全区指标。这也是我们将“健康南宁行动”与“强首府”战略深度融合的一个举措,以打造南宁成为广西健康城市典范为目标,不断推动健康广西建设。

相信随着健康南宁行动的深入推进,将进一步释放健康红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推动南宁高质量发展奠定健康基础。健康南宁行动需要全社会、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也希望记者朋友持续关注健康南宁行动,通过大量有生气、接地气的科普宣传和新闻报道传播健康理念、凝聚人心力量,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健康行动,推动健康南宁行动深入人心、见行见效,共建共享健康生活。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再次感谢广大媒体一直以来对南宁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李敏:

感谢唐驰先生的回答。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健康南宁行动的实施情况。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是南宁市政府新闻办2021年最后一场发布会,各位记者朋友今年以来踊跃参加、积极报道新闻发布会,付出了大量的辛劳,对宣传和展示我市各项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我对各位表示衷心地感谢!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祝各位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我们2022年再见!

(作者:冼慧莹 庞丽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