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中关村累计集聚创新主体490家;新增11家广西新型研发机构、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48家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重点抓好创新驱动等9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我市科技创新取得成效,南宁·中关村创新溢出效应凸显。图为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记者黄维业 摄
南宁·中关村创新辐射效应凸显
累计集聚创新主体490家
2021年12月19日,2021年南宁市第六届创业大赛决赛在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举行。决赛现场,参赛选手带着各自团队的创业梦想,全方位多角度向专业评委展示参赛项目的产品特色、商业计划和优势等内容,并与评委交流。评委根据项目类型提出技术方向、商业模式、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参赛选手孙家豪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业时代,我在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感受到了浓厚的创业氛围,看到了庞大的市场资源,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机遇。”
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是发达地区和后发展地区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成功实践。从2016年运营至今,南宁·中关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南宁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种子,形成“一基地(三片区)、一园区、一中心、一飞地、一平台”的发展格局。
南宁·中关村对本地创新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凸显,南宁高新区企业、广西质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锦说:“我们在这里参加了黑马南宁产业加速器的针对性培训,不仅开阔了视野、积累了企业管理经验、明确了新的发展方向。2021年我们的营收再创新高。”
截至目前,南宁·中关村累计集聚创新主体490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9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瞪羚企业(含入库)16家、规模以上企业16家、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2家、新三板企业3家,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科技服务四大产业集群,农业科技产业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初步成型。
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实现突破
新增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南宁市积极构建创新生态体系,以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工作为突破口,让更多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2021年以来,大力推进科技人才引育平台建设,全力引进培育海外优秀人才,积极深化国际科技合作……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选择在南宁创业。
通过打造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品牌活动,我市积极引进优秀海外人才来邕创新创业。目前,大赛已成功举办4届,23个优质获奖项目落地南宁发展。持续推进南宁市“人才飞地”建设,拓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招才引智渠道。目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宁产教融合基地、桂林理工大学南宁产教融合基地两家机构已引进科研团队13个,培养研究生203人,引进和孵化企业21家,申请发明专利22件……
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迎来喜报。2021年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揭晓,我市企业——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王双飞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
南宁市还将围绕创新链延伸人才链,实施顶尖人才“突破计划”等,依托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加大对顶尖级、国家级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快创新创业人才集聚。
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021年11月,南宁输血医学研究院承担的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科技重大专项——“血小板免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顺利通过验收。
“通过项目的实施,我们成功研发和建立三大系列23项有自主特色的血小板免疫学诊断核心实验技术和相关试剂,广泛应用于现代输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生命科学领域。”南宁输血医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项目还培养了一大批血小板免疫血液学专业技术人才,逐渐发展成为医疗服务、科学研究和教育资源有机整合的高科技平台。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壮大三大重点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等产业的发展需求,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69项,以科技创新要素推进首府高质量产业集聚。
“新能源汽车母线导体用6101铝合金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重大科技项目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新增销售收入8244万元;我市企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培育的金陵麻乌鸡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为我市新增1个国家级畜禽新品种……一批批通过验收的科技项目,加快构建起结构合理、先进管用、自主可控、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此外,我市还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兑现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补助614.68万元;深入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截至2021年11月底,完成自治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92项,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累计成果登记909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72.22亿元。
下一步,南宁市将加快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强化研发管理业务服务,加快建立研发经费投入运行监测机制,持续实施科技创新券、科技保险、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政策,不断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催生创新发展新动能。(记者 阮晓莹 冯梓剑)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