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政府新闻办于2022年11月22日(星期二)上午举行南宁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北部湾办常务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黄汉锋,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市临空办副主任赖承略,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文斌,市金融办副主任韦莉娜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黎江主持。
南宁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
时间:
2022年11月22日(星期二)上午10:00
发布人:
黄汉锋 市北部湾办常务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赖承略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市临空办副主任
李文斌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韦莉娜 市金融办副主任
主持人:
黎 江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兼)
黎江: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南宁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南宁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市北部湾办常务副主任黄汉锋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市推进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赖承略先生,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文斌先生,市金融办副主任韦莉娜女士。
首先,请黄汉锋先生作介绍。
黄汉锋: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在此和大家见面。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南宁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借此机会,我将就2022年南宁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相关工作情况向大家做个通报。
今年来,南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自治区的工作任务,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落地见效,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纽带推动交通、物流、商贸、产业加速融合,为全面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连通内外的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近三年“交通网”投资将超1240亿元。今年1-10月,“交通网”完成投资348.58亿元。水运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今年1-10月累计完成投资1.84亿元;“世纪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项目8月28日已开工建设;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计划于年底前建成试通航。公路项目加快推进,今年1-10月累计完成投资214.05亿元;南宁六景至宾阳高速公路已于10月17日建成通车,南宁至平果高速公路预计于年内建成通车。铁路项目建设持续加速,今年1-10月累计完成投资78.15亿元;南崇城际铁路预计于今年11月底建成通车,南玉城际、贵南高铁将于2023年陆续建成通车。航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今年1-10月累计完成投资40.68亿元;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将与南崇城际铁路同步开通运营;吴圩机场改扩建工程今年8月底已全面开工建设。
二是通道运输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
陆路运输方面。中越班列持续开行;南宁至越南公路运输12小时“厂对厂”运抵基本实现。航空运输方面。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大幅增长,今年1-10月,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5.78万吨,同比增长277.4%。多式联运方面发展成效显著。“南宁—钦州—唐山”(公铁海)多式联运班列货运量持续增长,今年1-10月累计发送货物83711TEU,完成年度计划的167.42%;南宁港—粤港澳大湾区集装箱班轮航线常态化运营,今年1-10月累计发送货物1920TEU。
三是一批事关通道产业物流发展的重要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未来将打造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经济示范区。据初步统计,今年1-10月,示范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64.41亿元,同比增长10.51%。产值超亿元企业45家,亿元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4.81亿元,同比增长23.87%;引进了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19个,项目总投资47.19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6个。
南宁东部新城以平陆运河建设为契机,全面加快新城规划建设。新城概规、启动区控规、南宁六景化工园区控规以及综合交通、电力、竖向等3个专项规划、港产城融合空间布局专项研究有序推进。联通主城区的高效便捷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2021年-2023年南宁东部新城基础设施三年投资计划总投资约165亿元的50个项目正在有序实施。
南宁国际铁路港正在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核心节点、区域合作发展的多式联运枢纽、港—产—城一体化联动的现代物流标杆。截至今年10月,南宁国际铁路港累计完成投资超过60亿元,今年1-10月,南宁国际铁路港完成年度投资约8.8亿元,提前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目前,南宁国际铁路港的铁路货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农产品加工区已建成投入运营,公路港电商物流区、龙光东盟生鲜食品智慧港、城市配送区成件货物作业仓库等项目正在建设,已入驻企业有广西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广西丰豪新通道供应链有限公司、南宁市龙光生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港市场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据统计,今年1-10月,到发南宁国际铁路港的货运量达414.85万吨,同比增长129.35%。南宁国际铁路港对物流和产业的集聚作用持续增强。
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于2018年10月开工建设至今,已累计启动项目建设13个,已竣工运营大型物流项目3个,累计完成园区建设总投资约70亿元;今年1-10月完成投资39275万元,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的87.28%。
四是财政金融方面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力度持续加强。
今年1-10月,市财政支持南宁—北部湾港班列、南宁—广州货运班列、水铁联运示范线等多式联运项目补助资金1057.3万元,助力南宁市运输结构调整,推动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加密南宁吴圩国际机场航空货运航线和中越跨境班列。与此同时,注重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运用“桂惠贷”“通道贷”等产品优先支持通道项目建设和企业融资。
下一步,南宁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重要政策,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扎实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各项工作,促进全市高水平对外开放。
第一,全面提升对外交通能力。一是紧抓落实高速公路网规划,推动平果至南宁、南宁至湛江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形成通达出省出海的高速公路大通道,实现运力增长、货物增量、经济增收,加快形成“二环十五射”的高速公路网。二是大力推动高速铁路建设,建成贵南高铁、南玉城际铁路,不断完善高铁通道,提升高铁服务水平。三是抓住平陆运河建设机遇,谋划衔接大西南,通过平陆运河直达东南亚、北部湾、粤港澳大湾区、华东沿海的交通物流组织模式,完善平陆运河经济带产业布局,建设南宁成为陆海、江海联运枢纽。四是加快机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空港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南宁吴圩机场改扩建工程、T3航站楼,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航空门户,吸引临空产业集聚。
第二,提升枢纽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一是加快物流枢纽体系建设,完善南宁国际铁路港、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南宁港区等物流枢纽的基础设施,提升各枢纽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大力发展跨境运输和多式联运,持续扩大中越班列、中欧班列、南钦班列、西江集装箱航线、两广班列的开行规模,提升“公、铁、水”多式联运质量,重点打通粤港澳大湾区经南宁至东南亚的运输通道。
第三,着力搭建平台,提升通道产业的承载能力和开放水平。加快南宁东部新城规划建设,聚力实现“港产城海”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南宁国际铁路港等重要枢纽经济平台建设,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枢纽和枢纽经济示范区。通过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培育,推动这些平台建设发展,进一步提高通道产业的承载能力和开放水平。
第四,加强扶持,畅通跨境物流通道。完善协调机制,继续加大力度服务和支持国际货运航线和跨境铁路班列,着力构建畅通、高效、稳定的跨境物流通道,更好地服务跨境产业发展,履行好国家赋予南宁的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新使命。
以上就是2022年南宁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有关工作情况。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就南宁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情况有关问题回答大家提问。谢谢!
黎江:
感谢黄汉锋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中新社记者:南宁市在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上一直在推动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我想了解一下主要有哪些重点建设项目?
李文斌: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印发实施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水运项目方面。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项目已于今年8月28日开工建设,运河建成通航后,将直接开辟广西内陆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使首府南宁市成为滨海型城市,使南宁通过水路出海的距离缩短近560公里,将进一步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能力,强化南宁市的区位优势。西江黄金水道重点工程——西津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项目预计今年12月底实现试通航,建成后南宁至粤港澳大湾区可全线通行3000吨级船舶。
公路项目方面。高速公路东、中、西三大主通道广西段已全线贯通,在此基础上,南宁市紧跟自治区的步伐,聚焦于经南宁市的通道扩容和省际互联。10月17日建成通车的桂林至钦州港公路(六景至宾阳段),与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六景至钦州港高速公路相互衔接,形成桂北、湖南、贵州出海的又一条大通道。南宁至平果高速公路预计年内建成通车,建成后将构建广西通往贵州等西部省份的重要陆路通道,进一步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同时,加快推动南宁至横州高速公路、上林经宾阳至横州高速公路、南宁至湛江、南宁至北海高速公路等一批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形成“二环十五射”的高速公路网络格局。
铁路项目方面。按照相关规划和部署,南宁市围绕东、中、西三条通道及其内联外延,重点推动南宁至崇左、南宁至贵阳、南宁至玉林等铁路项目。其中南宁至崇左城际铁路已进入满图试运行阶段,预计11月底正式开通运营;南宁至贵阳高铁、南宁至玉林城际铁路预计明年建成通车。
航空项目方面。南宁市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门户枢纽,加快补航空基础设施短板。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计划年内与南崇城际铁路同步开通运营,届时飞机与高铁将实现“无缝换乘”,搭乘高铁从南宁市区至吴圩国际机场仅需12分钟,有效弥补广西“空铁联运”领域的空白。吴圩机场改扩建工程已于今年8月底全面开工建设,稳步推进T3航站楼前期工作。
下一步,南宁市将继续紧抓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机遇,围绕建设大能力主通道和衔接国际运输通道,进一步强化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完善便捷高效的交通走廊。
一是聚焦主通道建设。畅通干线铁路运输通道,加快建设南宁至玉林城际铁路、南宁至贵阳高铁,推进南宁至百色高铁、南宁至衡阳(永州)高铁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与建设;推动高速公路通道扩容,加快建设横州至钦州港、南宁至北海等高速公路;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建设契机,开展南宁港总规修编前期研究,谋划新增一批内河港口和货运岸线,加快推进江海联通,推动南宁港与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联动发展。二是聚焦国际枢纽建设。围绕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提升南宁国际铁路港设施功能,加快推动玉洞铁路货运中心、南宁高铁物流基地等一批项目建设,打造高品质陆港经济区;加快推进南宁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推动南宁机场空侧转运中心、南宁机场国内货站二期、零公里空港产业园等一批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提升南宁机场国际航空货运整体效能。三是聚焦集疏运设施建设。完善都市区高快速路网格局,规划在外环高速新增一批落地互通立交节点,实现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形成有效衔接;加快推进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铁路专用线、六景港铁路专用线等一批专用线项目建设,畅通连接重点产业园区、港口以及重要枢纽的铁路联络线,完善“最后一公里”联网搭线;以建设南宁陆海、江海联运枢纽为目标,谋划衔接大西南,通过平陆运河直达东南亚、北部湾、粤港澳大湾区、华东沿海的交通物流组织模式,打造南宁港联动铁路线接入北部湾港的江铁海联运示范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为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抢抓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带来的新机遇,南宁市采取哪些积极工作举措?谢谢。
赖承略:
南宁市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展战略部署,尤其是紧紧抓住平陆运河建设“给南宁带来一片海”重大历史机遇,主动承担起国家战略,抢抓政策机遇期、窗口期,一方面大力推进南宁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另一方面积极谋划南宁东部新城“港产城海”融合发展,为全市稳住经济大盘、加快转型升级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一、大力推进南宁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一)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依托《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赋予南宁市陆港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发展定位,以南宁国际铁路港和南宁农产品物流中心为承载,2019年南宁市已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2022年1-10月南宁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货物吞吐量完成440.3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3.84万TEU),枢纽物流业务收入4.68亿元,效果显著。
(二)强化规划统筹。“十四五”期间,南宁印发了《南宁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十四五”规划》,将综合考虑南宁市物流需求,以及产业聚集区、交通枢纽等因素,合理优化物流空间布局,规划打造陆港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空港型4类国家物流枢纽,建设7个区域物流枢纽、10个城镇物流枢纽(配送中心),衔接5大物流通道,形成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层次分明的“4-7-10”物流枢纽空间体系框架。近期,将重点依托南宁国家物流枢纽核心项目,加快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加快畅通跨境物流通道,确保稳定实现中国南宁—越南北宁、北江公路12小时和铁路24小时“厂对厂”通达,加大支撑打造南宁中越(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关键环节生产总部集聚区。
二、积极谋划东部新城“港产城海”融合发展
(一)高位推进东部新城建设。为更好地推进南宁东部新城建设,南宁市委、市政府成立成立南宁市重大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高位统筹含南宁东部新城规划战略研究等全市各类重大规划编制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各方协同的工作体系。
(二)扎实谋划东部新城发展战略。南宁市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战略部署,抢抓国家重大政策出台的重大机遇,围绕“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定位,高标准建设南宁东部新城,强化高质量产业引领,深入促进“港产城海”融合发展,持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在空间格局上,强化与主城区的联动,推动东部新城与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等协同联动发展,推动南宁东部新城从启动区开发向核心区建设迈进,着力打造“一主一副”双动力源驱动模式(主城区为主动力源、东部新城为副动力源)。在产业发展上,强化优势产业“强链”、潜力产业“补链”,构建向海产业体系,集聚发展新能源整车及零配件、精细化工、铝精深加工、港航服务等适港产业,谋划石化下游产业,加强与钦北防、茂名、湛江等北部湾城市群协同互动,吸引左右江、郁江上下游城市初级产品来南宁进行深加工,围绕产业布局导入优质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增强南宁东部新城的区域地位,打造平陆运河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三)积极推进重点产业建设。借助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建设的契机,聚焦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高端金属及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突出产业定位,加快引进和布局比亚迪45GWH动力电池、10GWh混合动力电池及5GWh新型电池、碳酸锂、综合测试场,铝铸造和铝精密加工专业园,太阳纸业“525万吨林浆纸一体化技改及配套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等一批项目落地,高质量推进南宁东部新城产城融合发展。
南国早报记者:请问金融在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工作方面有哪些成效和举措?
韦莉娜: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金融办深入贯彻落实《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广西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方案》,深化金融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构建“金融+产业”联动招商机制,激发通道建设发展新活力。制定“项目为王”现代金融产业链工作方案、全景图、热力图和金融招商重点项目。截至10月末,中国—东盟金融城年内新增入驻金融机构(企业)109家,累计入驻394家。推动“基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基金资本在服务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已注册2只总规模130亿元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母基金、正在推进6只总规模超100亿元母基金,构建千亿级产业发展基金领投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
二是推动金融机构投放“桂惠贷”“通道贷”等,注入通道建设发展新动能。编制金融助企纾困政策和金融产品指引,建立企业名单需求库,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对接,运用“桂惠贷”“通道贷”等产品服务优先支持通道项目建设和企业融资。1-10月,南宁市“桂惠贷”投放金额656.12亿元,占全区21.87%,累计投放23100笔,共惠及17822户市场主体,投放金额及笔数均位居全区第一。其中投向“通道贷”125笔、129.72亿元,为企业减少融资成本达2.42亿元。1-10月,南宁市辖区内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南宁的融资担保发生额74.59亿元,提前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服务市场主体4576户,节约企业融资担保成本约1.86亿元。
三是开展金融创新试点业务,打造通道建设发展新引擎。大力开展金融创新试点业务,提升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1-10月,南宁片区NRA(境外非居民在境内银行开立的结算账户)离岸划转合计4.36亿元,占全区业务量的100%;信贷资产转让17.71亿元。认定并发布了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第二批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业务白名单企业,目前纳入白名单的企业累计已达34家。推动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发展,实行对内外资无差别管理,推行“零门槛准入”、“变联合审查为推荐制”、鼓励“市场化投资方式”,准入要求实现全国最低,投资范围限制最少,行政审核流程最优。截至目前,已完成注册6支QFLP基金,规模折合超8亿美元。推动驻邕金融机构开展跨境金融产品创新,成功落地全国首笔NRA账户跨境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全区首笔福费廷保单买断业务等多项金融创新业务。
南宁日报记者:请问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采取哪些举措高质量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赖承略:
2020年7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批复同意建设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时,明确指出“南宁临空济示范区要着力建设面向东南亚的区域航空枢纽”“为加快形成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紧抓赋予的战略定位和工作要求,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完善航空枢纽基础设施、优化航空通道发展环境、促进通道平台协同、推动临空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共建,协同推动区域开放融合发展。
一是坚持优化布局完善规划,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着力谋划航空、铁路、公路多式联运,充分发挥“空港”“陆港”功能作用,促进“空港”“陆港”功能的有效衔接,加快推进供水、供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功能,高质量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二是坚持发挥机场核心作用,完善航空枢纽基础设施。补齐制约航空通道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南宁吴圩机场改扩建工程(第二跑道)项目建设、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楼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国内公共货站二期工程年底实现投入使用。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GTC)整体完工,广西首个集民航、城际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陆续开通运营。
三是坚持提升通关效能,优化航空通道发展环境。优化“提前申报”“两步申报”、7×24小时预约通关等措施;助力南宁空港口岸用足用好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等指定监管场地资质和设施,促进东盟特色进口食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形成;加快建设智慧航空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推动航空物流全链条信息互联互通,实现运单申报、航班信息可视化等“一站式”服务,促进通关便利化。
四是坚持实施创新驱动,促进通道平台协同。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设在南宁国际铁路港)均为国家级开放开发平台,是南宁参与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化以面向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的重要载体。目前,正在谋划“两港”联动融合,发挥“空港”“陆港”各自优势,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补齐多式联运发展短板,促进和带动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与集聚,以大平台推动大枢纽,以大枢纽促进大通道,以大通道牵引大开放,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的转变。
五是坚持发展临空经济,推动临空产业集聚。编制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南宁机场航空货运区(航站楼西)片区产业布局规划等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布局临空产业,谋划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聚焦航空物流、航空维修制造、临空高新技术、临空商务等临空产业,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建设新能源、临空物流、医药、医疗器械、临空制造等产业园区,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临空产业体系。
黎江:
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人的介绍,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南宁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后续进展情况。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采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卢超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