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廉动力”赋能促发展 南宁市多举措推动清廉民企建设走实见效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冼慧莹 陈蕴康 实习生 戴瑄葶)清廉文化进民企,风清气正促发展。

民营企业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民营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清廉文化的熏陶与浸润。今年以来,南宁市把清廉民企建设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效融合,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硬作风推动清廉民企建设全面深化、融合共建、纵深发展。

营造“清廉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为持续增强全面深化清廉民企建设,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作为牵头单位积极承担清廉民企建设日常工作,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有序推进,全面深化。

走进位于良庆区的桂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堂,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清廉倡议书》格外引人注目。此外,在公司的电梯厅、党建会议室等也都看到了以展板、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的清廉元素。

桂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的清廉宣传展板。记者 冼慧莹 摄

“我们围绕5个推动,即推动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规则、清廉纪律、清廉文化融入公司发展,对标自治区清廉民企建设标准及评分要求来采取措施做好清廉建设。”据桂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唐建光介绍,公司主要从发挥党组织作用、强化宣传教育、规范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推进清廉建设,将党员廉洁教育和反腐教育以及党的自我革命学习相结合。通过观看警示宣传片、组织读书活动等方式,从公司高层到一线员工,层层开展清廉民企建设讲解,增强廉洁意识。

桂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获的清廉民企建设荣誉。记者 冼慧莹 摄

“通过公司的系列教育活动,员工对清廉的含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在工作中也更时刻提醒自己要加强纪律约束,秉公办事。”桂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宣传组组长卢桂妮表示。多样活动与形式下的廉洁建设,让“廉文化”逐渐渗透到公司各层级员工,形成了内在有力的约束,也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加入“清廉因子”加强企业生命力

打造样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民企向清廉文化发展。南宁市通过发挥试点单元示范引领作用,总结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面推进清廉民营企业建设提供样板。

4月13日,清廉民营企业建设教育基地——锦绣前程公司基地正式成立。该基地按照“党性教育+行业交流阵地+人才交流阵地+清廉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打造了一个具有人力资源及现代服务业行业特色的清廉民营企业建设教育阵地。

清廉民营企业建设教育基地——锦绣前程公司基地。记者 冼慧莹 摄

7月24日,记者来到该基地走访,见到基地通过加强党性教育、播放典型视频、展出系列图片等,给参观者带来一堂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课。“通过打造这一基地和开展的系列建设清廉文化活动,来走访的企业更能直观地感受到我们的清廉氛围,合作伙伴对我们的信任度也有了很大提升。”广西锦绣前程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合规中心负责人李慧介绍说。据了解,广西锦绣前程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要求全员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坚持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正面宣导清廉从业等举措,让更多“清廉因子”注入到员工心中,既让员工认识到清廉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生产力、竞争力和生命力。

广西锦绣前程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内展出的清廉民企建设宣传内容。记者 冼慧莹 摄

注入“廉动力” 助推民企高质量发展

作为清廉南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廉民营企业建设是推动民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据了解,为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南宁市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清廉民企建设走实见效。如把清廉民企建设纳入商会及民企党建工作中,在全市工商联所属商会中广泛开展以“政治引领好、队伍建设好、服务发展好、自律规范好”为主要内容的“四好”商会建设工作。据悉,全市有8家商会获得2022年全国“四好”商会称号、36家商会获得2022年自治区“四好”商会称号。

在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方面,南宁市积极推进南宁市民营经济投诉服务平台试点工作建设,丰富“政企直通车”等载体,开展“服务民营企业解难题”活动,引导民营企业通过正常渠道反映情况、解决问题、建言献策,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此外,南宁市还积极加强教育基地建设,除指导打造清廉民营企业建设教育基地——锦绣前程公司基地外,还进一步推动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两新领域电影党校建设,将“党校+电影+清廉文化”理念植入商会和民企党建工作;指导打造南宁金砖茶城清廉民企教育基地,将中国传统优秀茶文化与廉洁教育相结合;组织开展“清风书香扬正气·廉洁文化进民企”读书活动等,推动营造浓厚的清廉民企建设氛围,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王镜舒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冼慧莹 陈蕴康 戴瑄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