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举行 一线新闻人讲述有温度的好故事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黎南茜 凌鹏 陆思彤 陈怡萍)8月15日,由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南宁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南宁市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在南宁日报社举行。来自全市新闻战线的18名新闻工作者,围绕“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主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用朴实真挚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鲜活故事,展现了首府南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取得的成就,展现了媒体在推动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果,展现了新时代新闻人的新作为、新担当。

部分参赛选手合影。记者 陈怡萍 摄

本次活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教育引导全市新闻工作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围绕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这个根本任务,切实履行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营造团结奋进的社会舆论氛围,凝心聚力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

南宁新闻网记者李琴讲述粤桂协作医疗对口帮扶专家杨大浩的故事。记者 陈怡萍 摄

南宁新闻网记者李琴以《一个人建起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为题,深情讲述了粤桂协作医疗对口帮扶专家杨大浩不远千里,扎根基层当好群众健康守护人,让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办医、管医、行医、就医”的经验在隆安“播种开花”,让隆安百姓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的同时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的故事。“作为记者,我很想努力,更努力,把这些动人的故事、感人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人看见粤桂帮扶好故事,听见粤桂协作好声音,使其能在更多人心间长久真诚传递,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李琴说。

良庆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闫蕊讲述了良庆区南晓镇团豆教学点教师杨耀仙的感人故事。记者 陈怡萍 摄

“一句妈妈,是杨老师10年以来日日夜夜不辞辛苦的坚守;一句妈妈,是孩子们对杨老师最温暖的回答。”来自良庆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闫蕊讲述了良庆区南晓镇团豆教学点教师杨耀仙10年扎根贫困山区、无悔耕耘的感人故事。闫蕊表示,作为故事的记录者之一,她能透过每一个故事和平凡的普通人,看到他们所坚守的初心,每一次采访报道都是对自己心灵的洗礼。她认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新闻工作者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以赴充实自己,努力向前奔跑,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南宁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编辑王晓璇讲述了自己通过短视频、短消息做好国际传播,展现真实中国的故事。记者 陈怡萍 摄

8月15日,“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南宁市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在南宁日报社举行。记者 陈怡萍 摄

南宁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编辑王晓璇则分享了自己通过短视频、短消息做好国际传播,展现真实中国的故事:“我会邀请我的外国朋友一起拍摄短视频,也会根据年轻人的喜好制作短视频,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青春洋溢的中国,用一条条短视频、短消息去讲述美好的中国故事。”

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精彩故事,通过选手们声情并茂的讲述,深深地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听完选手们分享的感人故事,我也备受鼓舞。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继续践行‘四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讲好南宁故事,发掘更多感人的话题和故事。”武鸣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廖纯婧表示。

“在今天参赛18位选手讲述的故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各位选手在采访报道过程中不断践行‘四力’的所感所悟,真正做到了把情怀书写在作品中,传递正能量,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新华社广西分社副总编辑潘强代表评委组对比赛进行点评,希望在今后的采访中,大家能够继续从不同角度挖掘南宁好故事,用不同形式传递南宁好声音。

经过激烈角逐,南宁新闻网李琴获特等奖;江南区融媒体中心赵冰,良庆区融媒体中心闫蕊获一等奖。比赛还评选出二等奖 3 名、 三等奖4名、优秀奖8名。

编辑:王镜舒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黎南茜 凌鹏 陆思彤 陈怡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