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智声 | 实体经济大家谈:锁定“新赛道”促进新“夜”态

汇集八桂智声,献策广西发展。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与广西云-桂声智库联合打造全媒体访谈栏目“八桂智声”,邀请区内外知名专家出镜访谈。整合专家资源拓宽研究视野,解读党和政府的重大部署,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洞察经济发展态势,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思考。

2023年8—9月,“八桂智声”栏目推出“实体经济大家谈”系列访谈,聚焦解决壮大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首期访谈邀请广西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曹玉娟、广西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师杨丛丛做客,共同探讨广西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未来。

谈现状:投资引擎向新制造位移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体不容乐观,广西实体经济正处于厚积薄发、缓慢复苏的阶段。”

访谈开始,曹玉娟首先点评了广西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众所周知,受房地投资降幅扩大、基建投资增速下降、产业投资动能放缓等综合因素影响,想要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摆在面前的困难不少。

传统投资引擎式微,但电气机械及器材、新能源汽车等制造业投资增幅较大,曹玉娟认为这显示投资引擎已向新制造位移。

今年1—6月,广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8%,广西消费总体实现平稳复苏,其中短视频+、直播+、云服务+等升级型消费大幅增长,消费引擎已向融合型、品质型、数智型位移。

今年以来,广西实施外贸“开门红”18条措施和加工贸易精准支持8条措施,激励外贸企业扩大进出口。2022年11月起增速一路领先全国;上半年广西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3.2%、增速快于同期全国41.1个百分点。广西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59.5亿元、增长289.2%,显示出口向新能源引擎点位移。

谈思路:锁定“新赛道”抢抓“新赛点”

经济形势变化与发展引擎位移,对地方政府调整产业政策发力的底层逻辑,重塑实体经济发展新赛道提出了新的要求。

曹玉娟认为,未来广西想要发展实体经济,必须锁定“新赛道”抢抓“新赛点”,集中力量打造具有显著辨识度和绝对竞争力的终端产业集群,可以将广西实体经济增长点锁定在以下四大板块:

一是资源类精深制造业的延链优链,例如基于林木的造纸及纸制品制造、基于农林牧渔资源的食品制造均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速;二是传统优势制造业的补链强链,如食品、机械、汽车、化工等千亿元产业集群的绿色化、智能化补链强链;三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的建链跨链,南宁、钦州、玉林、百色、柳州、崇左、北海等都布局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并已有一批相关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四是与人及企业相关的服务业布链升链,广西有5000多万消费人口,将城市运营与人本服务、民生改善或企业降本增效的服务有机统一的相关业态将形成新的赛制。诸如与人的品质生活与企业的便利服务相关消费+服务、产品+服务将出现新的增长机会。

谈路径:推动“夜经济+”打造“中国不夜城”地标

吹着惬意的晚风,品夜市美食,笑看霓虹璀璨。“淄博烤串带火一座城”引发全国范围的思考,各地该如何依据地方特色,打造消费引擎?

2023年初,广西印发《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促进充分就业增强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提出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后备箱经济”、小摊小店等特色经营,驱动多元消费、增强市场活力。

杨丛丛在访谈中提出了以“夜经济+”作为重要突破口打造广西消费引擎的建议,她认为广西以桂林两江四湖、夜游邕江为代表的项目众多,完全有潜力打造类似淄博烧烤的庞大消费引擎。

关键是要找准特色、精准搭配,打造夜经济+饮食、歌舞、时尚及历史等元素的夜间消费场景,积极申报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打造“中国不夜城”地标。

杨丛丛认为淄博模式的运作理念有几点值得学习借鉴:

第一,找准特色、政策加持。对广西而言,可以挖掘地方特色夜生活文化,如南宁可推出“烧烤+夜游邕江”、北海可推出“海鲜+海边露营”、柳州可推出“螺蛳粉+网红景区打卡游”等美食和旅游相结合的产品和路线,多出支持政策、暖心政策,维护诚实守信氛围,让游客感受到家的温度。

第二,齐心合力、多向奔赴。在淄博市政府提出发展夜间经济战略目标后,打造烧烤IP是由商务局发起,各相关部门参与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各部门联动作用,共同讲好地方故事。

第三,周期服务、全域谋划。淄博烧烤在为游客提供完整的吃住行“一条龙”服务的同时,还建立了从种养殖、烧烤设备、冷链物流到食材加工、零售的全部价值链环节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做足主题特色产业周期发展规划,打好“美食+旅游”生命周期组合拳。

广西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师杨丛丛谈如何借鉴“淄博模式”打造本地消费引擎

专家介绍:

曹玉娟,广西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2020年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13-2014“西部之光”科技部访问学者,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常委,第十二、十三届广西政协委员,广西统一战线百名专家服务团成员、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专家、中国-东盟信息港专家委员会专家。长期从事宏观经济、数字经济、产业经济、区域合作等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5项,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50多项;多次参与国家、自治区重要政策及重大会议文稿起草。3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30多篇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领导重要批示,60多项成果转化或吸纳进规划、政策文件。独著、主编和参编著作11部,其中独著标志性学术著作2部。

杨丛丛,经济学硕士,广西壮族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师。主持或重点参与的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7项,市厅级课题2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4项,厅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及三等奖10余项。近两年,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报送的多篇政务信息得到自治区领导的批示。

访谈知多点:

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

由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组建,以一个决策咨询委员会为统筹、一个智库联盟为协调、六类智库建设为主体、四种服务平台为支撑打造的广西特色新型智库体系。智库联盟每年组织智库联盟理事单位、成员单位,围绕新时代广西发展战略和热点难点问题,谋划具有长远性、前瞻性、整体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的重大课题研究项目,通过“智库+”的方式集中各方智慧联合攻关,做好智库供给侧工作,提升广西科学决策的智力支撑能力。

广西云桂声智库

由广西日报社旗下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主管主办,是广西首批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运用“媒体+智库”的思维,依托于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的资源优势,致力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大众化,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塑造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聚焦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决策部署,整合专家资源,拓宽研究视野,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创新性和战略性的对策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汇智聚力。

(记者 谢琳琳 李丝丝 陆樱仁 何兴强 卢业深 吴婷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