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冼慧莹 黎南茜 陆胜康)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上,一方展馆汇聚着来自东盟国家、“一带一路”国家等地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许多市民游客前去观展。随着东博会一年一度地举办,中国与各参展国家地区的友谊日渐深厚,这场展会带来的早已不仅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更有着文化和理念的交流。多年来,在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宁市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把握东博会这一平台窗口,让"南宁渠道"越走越宽阔,更多元、更丰富、更鲜活的交流形式让人文交流之花在这里绚烂绽放。
南宁方特东盟神画景区东盟文化气息浓郁。记者 冼慧莹 摄
在南宁,当你来到南宁方特东盟神画景区,便可体验到“不出国门,一天畅游东盟十国”的乐趣。该景区以东盟十国的著名文化元素为核心内容,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丰富参与、交互、体验的方式,将东盟十国从古至今、从历史到神话传说、从地理风貌到风土人情等文化内容“引进来”,与“中国—东盟博览会”相互呼应,用休闲娱乐的方式持续展示和传播东盟各国的文化。记者了解到,该景区根据自身定位,每年不断挖掘东盟十国特色代表性文化活动,如泼水节、水灯节等落地园区。 “东博会期间,园区将会推出东盟文化节等活动来迎接各方游客,让东盟文化在中国充分展示。”南宁方特东盟神画营销总监胡炀介绍说,而在刚刚结束的暑期里,景区推出的方特东南亚泼水节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以及广东、云南等地的游客前来游玩,游客量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80%左右。
南宁方特东盟神画景区东盟文化气息浓郁。记者 冼慧莹 摄
近年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动下,中国与东盟旅游业发展迅速,中国与东盟各国已互为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不仅是旅游,在“南宁渠道”持续升级越走越宽阔的背景之下,双方民众之间的往来交流更为密切。
人文交流活动持续开展——
举办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自2013年以来有98个东盟院团来到南宁与国内艺术家和观众开展交流,有力促进了中华文化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互动;实施“文化走亲东盟行”,从2014年起组织“文化走亲东盟行”演出团先后走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9个东盟国家,搭建与东盟人文交流的桥梁;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自1999年起便以歌为名,广邀中国、东盟乃至世界各国的艺术力量共同参与,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4届。
体育赛场加深友谊建立——
在体育赛场上,南宁市立足紧邻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坚持开放办体育的理念,以重大体育赛事活动为媒,以中国—东盟系列赛事为介,积极开展对外体育文化交流。近年来,南宁市积极邀请越南等国家运动队伍到南宁训练比赛,也组建队伍赴俄罗斯、东盟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等进行比赛交流;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国际皮划艇公开赛、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南宁站)、ITF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南宁站)等国际赛事。同时,南宁也培育了南宁国际马拉松比赛等南宁本土品牌赛事,吸引了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美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外籍运动员参赛,进一步提升了赛事的国际化水平。在一场场赛事比拼中,民众之间深厚的友谊在建立。
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容——
从2004年起,东博会见证着中国和东盟各国民众从相知走向相亲的生动历程。走过了十九年的东博会如今风华正茂,前来参展的市民游客不仅选购商品,更是被各国的特色展厅、文化表演所吸引。“南宁渠道”的持续升级,也使得南宁市的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容。 20年来,南宁市的国际友城新增22个,总数达到27个,覆盖了五大洲,国际友城数居全国自治区首府城市及广西各地市首位,同时,东盟国家友城达到8个。
随着中国—东盟关系不断走深走实,东博会影响力逐渐增强,如今,每届东博会上都汇集了不同国家、语言、肤色的国际友人,他们跨越国籍、语言、距离的藩篱,展现新时代的民心相通,南宁与各国的友谊篇章,仍在续写中。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黄登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