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优化生态修复方式,健全完善生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美丽南宁建设。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通过发展新能源绿色产业、创建绿色工厂等措施,优化升级南宁产业结构,抓住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契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领域,引进比亚迪电池等“链主”企业发挥虹吸作用,新能源全产业链加快成型。2023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业增加值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要产业;南宁市获评全国首批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新增6家国家级、4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13家企业的35种产品进入自治区级绿色制造名单,国家级绿色工厂及自治区级绿色设计产品入榜数量位于全区首位。
坚持系统保护与修复,优化提升生态修复方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从产权激励、资源利用、财税支持、金融扶持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因地制宜、多种形式进行生态修复。创新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清水补给、活水循环、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创建。2023年,横州市西津湿地成功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那考河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南宁市园博园矿坑生态修复入选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创新发展机制,优化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完善自然资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水权交易新模式。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机制,率先在全区构建“绿色金融+信易贷”模式,通过搭建市场监管、税务、金融机构等数据交流平台,上线53家金融机构140款金融产品,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2023年4月27日,落地全国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可持续发展挂钩+数字人民币”贷款,用于总装机容量8.48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估算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2463.7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53.64吨,节能降耗及环境效益显著。 (记者 杨盛 通讯员 李图图)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黄登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南宁云账号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