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木为偶,以偶作戏
悬丝指尖演绎人生百态
中国木偶艺术
被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广西木偶戏也入选
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
在南宁录制的综艺节目《奔跑吧》
于5月3日晚正式播出第二期
节目中
嘉宾们化身“木偶戏中人”
“跑”进广西文化艺术中心
广西民族博物馆等文化地标
探索了广西木偶戏以及背后的故事
节目中
广西木偶剧团演员刘欣介绍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巧
它起源于汉代,兴于唐朝
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广西,木偶戏广泛分布在南宁、玉林、北流、博白、藤县、昭平、靖西等地,出现了如靖西提线木偶戏、藤县杖头木偶戏、北流杖头木偶戏等多类型的表演,成为人们各类活动中常见的文化艺术形式。
这项流传已久的民间戏剧艺术正式进入广西后,在八桂大地上落地生根,并将彩调、壮剧等剧种的表演元素融入其中,铸就成如今的广西木偶戏,演绎广西传统民俗、传说,各地神话、革命经典、童话等。
广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陈小芳(左一)在向剧团演员讲解提线木偶戏的动作要领。陶洁 摄(图片来源:广西日报《爱上非遗》)
木偶们造型精致
在演员们的操控下四肢灵动
不仅演绎了经典剧目
还能喷火、表演芭蕾舞技等
真正做到“人偶合一”
“能用这么一种方式,给大家介绍我们的广西木偶,对于我们的演员来说,是对广西木偶的肯定,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木偶、喜欢木偶,让这个非遗传承下去,让小小的木偶走上更大更宽广的舞台。”节目中,广西木偶剧团副团长梁竞说。
当千年非遗遇上现代演绎
传承之光正在奔跑中闪亮
木偶戏的表演者、制作者们
是木偶戏的守护者
他们在传承守护的基础上
让广西木偶戏焕发新的光彩
为在幕后默默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表演者们点赞!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