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希望工程“筑梦青春 希望同行”希望学子同心营活动开启寻梦之旅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慧婷 通讯员 颜圆圆)为强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搭建全市各地各民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充分交流、深入交融的平台,8月5日下午,由南宁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南宁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开展的南宁市希望工程“筑梦青春 希望同行”希望学子同心营活动在共青团南宁市委员会举行开营仪式,共青团广西区委副书记左向蕾,共青团南宁市委书记文瑞,广西希望工程办公室主任、广西青基会理事长蒋慧恒等代表及来自南宁市各县区的40名青少年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在为期2天的同心营活动包括了“共读一本书”和“行走的阅读课”两个主题活动。在“共读一本书”环节中,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晓绒教授领学《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带领大家回溯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和中央工作期间,高度重视青年和思政工作、关心关爱大学生成长的故事,同心营成员结合自己的暑期实践活动进行了主题座谈。

图为“共读一本书”环节。记者 李慧婷 摄

共青团广西区委副书记左向蕾表示,今年是希望工程实施35周年,广大青年学子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指引,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无论将来身处何方、从事何种职业,都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锤炼品德修为,通过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积极 “反哺家乡”,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带回故乡,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去,在那些艰苦而繁杂的工作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增长实际才干,为乡村振兴、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授旗仪式。陈慧恩 摄

据悉,南宁市希望学子同心营活动作为推进新时代南宁市希望工程铸魂育人项目的工作内容,在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青团南宁市委共同指导下开展实施。该活动旨在为参与暑期“三下乡”和“返家乡”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代表,以及南宁市受助的希望学子代表提供交流和技能提升的平台。帮助参与暑期实践的大学生群体特别是受助的希望学子群体在活动过程中深入了解新时代希望工程的内涵,在实践工作中探索如何从“捐资助人”到育人的工作模式转变,为培育新时代公益慈善的未来力量上作出探索。

活动中开展过程中,同心营成员也颇有感触,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心得。“返家乡”学子代表、南宁北宁青空间志愿者韦思怡说:“这个夏天,我在北宁青空间的暑期实践中,得以深入了解家乡青少年的发展现状与需求,今后我将持续参与希望工程这项服务青少年的公益事业,帮助青少年接受教育、成长成才,用实干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三下乡”社会实践学子代表覃丽冰说:“今年,我加入到了南宁师范大学‘夏日筑梦’志愿服务队,走进社区、基层为孩子们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安全知识、法律普及以及科学实验课程,通过自己能做的、可以做的事情,为南宁这座有爱的城市贡献青春力量。”

“圆梦行动”受助希望学子代表李安城说:“在雨中接过伞的人,更懂得为别人撑伞的意义,当我有能力将公益付诸行动时,我一定义无反顾、发挥所长,将‘有字书’的理论与 ‘无字书’的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尽自己的力量去反哺社会。”。

据了解,本次同心营活动为期2天,活动期间,营员们同吃、同住、同行,共学、共乐、共享,体悟美美与共,厚植家国情怀。在各站旅程中体验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真切感受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多姿多彩。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李慧婷 颜圆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