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被雪山环绕的甘孜县,青稞已经成熟,金黄色等色彩,成了国道317上的调色板。县域内外,20多辆收割机,要在为期一个月时间内,完成13万余亩的青稞收割工作。
青稞,是我国藏区居民主要食粮、燃料和牲畜饲料,也是一些酒类的生产原料。作为高原谷类作物,它们耐寒性强,生长期短,高产早熟,一般3—5月播种,生产期为100—130天,7—9月收割。乍一看,它们有点像早已被收割完了的冬麦子。
几十亩青稞,人工收割完原本需要半个月左右,如今机械化收割几个小时便可以完成。收割队,大部分来自外地,夫妻档居多,这对河南夫妻搭档便是其中的一对。
彭双双和爱人王明星是职业收割人。他们每年五月从河南出发,按照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长时令,一路走一路收割,到年底才能回家。两人从重庆来到甘孜县,用了两天,虽然已是第四次来这里,他们依然需要适应高原反应下的生活和工作。彭双双觉得,制作简单的糌粑像河南的炒面,但两人总归吃不惯。无论行途还是饮食起居,两个人相互照应,一切以安全为重。
彭双双、王明星吃喝住,在车上,他们的打拼是其他外地车队成员生活的缩影。完成这里的工作,他们将前往湖北、湖南、陕西汉中,将继续见证着一路的丰收。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