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日下午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分组讨论中,经济日报社等单位在广西南宁围绕“深化内容供给侧改革,强化主流价值引领”的主题,展开一场思想交流与观点碰撞的大讨论。
“深化内容供给侧改革,强化主流价值引领”分组讨论在南宁举行。记者 梁凯昌 摄
如何把握经济规律和舆论传播规律?如何精准做好政策宣传解读?经济日报社视听部主任姜范在分享《以优质内容打造经济舆论场压舱石》时表示,经济日报社通过专栏、专题、征文及丛书等形式搭建高端学习平台;同时,实施深度调研,促进理论与实践创新互动,构建多元化评论矩阵,批驳谬误,展示改革成果,并扶持青年评论力量;此外,经济日报社还运用数据唱响强信心的好声音,凝聚稳预期的正能量,通过选择群众切身感受明显的生活日常,用通俗化语言表达,增强经济报道的可信度和亲和力。
经济日报社视听部主任姜范在做分享。记者 梁凯昌 摄
理论对话的栏目如何从模式中突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闻传播中心推出的《学习时间》栏目因其学理化阐释深度、大众化传播创新及内容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而脱颖而出。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闻传播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王学锋介绍,该栏目通过权威专家解读、实践案例结合,使理论可听可读可看,并且借助创新双向对话、多元节目样态,深入实地拍摄,增强了栏目的互动性和亲和力。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闻传播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王学锋在做分享。记者 梁凯昌 摄
和《学习时间》一样,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理响青年》栏目也是响当当的品牌栏目,通过视频化传播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被青年接受。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刘长发表示,《理响青年》栏目通过锁定“Z世代”、创新叙事文本、构建“1+1+N”生产模式及强化品牌效应,成功用视频化手段将党的创新理论传递给青年;同时,栏目还结合青年热点,用青年语言阐释理论,善用网络热词,增强趣味性,并通过多方合作形成生产传播新格局;另外,强化品牌效应,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双向发力。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刘长发在做分享。记者 梁凯昌 摄
在打造精品栏目方面,新疆日报社(集团)也是当仁不让,《InXinjiang》多语种国际传播视频栏目成为新疆日报社(集团)守正创新、改革突破的重要成果,入选中宣部第四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说到获奖,上海报业集团可谓是“大赢家”,在第四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中,上海报业集团三个项目入选,上海报业集团“AI数字人融媒创作平台”入选数字技术应用类,“澎湃新闻24小时直播频道”入选内容供给创新类,此外,上海日报“时政锐评脱口秀《外媒看中国》社交媒体矩阵”入选全媒体传播建设类。本次小组讨论,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丁波从内容与技术融合创新的小切口,从开启数字人规模化应用、全面提升内容供给能力、全面推进AI应用场景建设三方面介绍了上海报业集团的探索和实践。
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丁波在做分享。记者 梁凯昌 摄
另外,中国交通报社、新华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腾讯公司分别就策划创新、内容创新、数字化创新、媒体融合等方面在小组发言环节进行了分享交流。
“深化内容供给侧改革,强化主流价值引领”分组讨论交流研讨环节现场。记者 梁凯昌 摄
在交流研讨环节,新华每日电讯编委易艳刚强调了“内容为王”的重要性,并提出为主流媒体短视频受众提供信息、情绪、社交三重价值的观点。中国水利报社副总编李平介绍了该报通过提升内容产品创新力、优化专业内容供给力,从而助力讲好新时代水利故事。此外,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赵东方分享了地方党报主题宣传的融媒创新;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封面新闻总编辑周琪则分享了如何通过“内容+技术”提升舆论引导力;昆明市融媒体中心都市时报副总编辑王一帆则介绍了“书香昆明”活动对提升城市文化气质的积极影响。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