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日报讯(记者 周志英 实习生 陆相颖)11月7日下午,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南宁)音乐周印度尼西亚万隆国立艺术文化学院甘美兰专场音乐会在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厅举行。音乐会精心挑选了8首印度尼西亚传统甘美兰音乐作品,甘美兰音乐如潺潺流水,独特的旋律和音色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的风土人情。
音乐会上,独具特色的表演为观众带来令人惊艳的听觉享受。记者周志英 摄
当天的音乐会上,率先登场的是由印度尼西亚万隆国立艺术文化学院与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共同带来的《印尼Kendang鼓与中国鼓》。当印度尼西亚的传统乐器Kendang鼓遇上中国打击乐器,带来了令人惊艳的听觉享受。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鼓乐交织共鸣,仿佛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在热情对话。充满力量与节奏感的鼓点,也让观众感受到两国文化融合的魅力。
随后,甘美兰的代表之作《帕贾贾兰》为音乐厅披上了一层绚烂的印度尼西亚艺术文化色彩,让人沉醉其中;作品《时间》仿佛一位讲述者在岁月长河中低语,引领观众感受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韵律;作品《哈里·万东》见证了两国音乐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该作品由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族艺术系的学生与印度尼西亚音乐家携手合作,共同展现了跨越国界的音乐魅力,让两国之间的音乐纽带更加牢固。
音乐会以作品《加依蓬》为终章,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甘美兰风格的声乐、舞蹈表演将本次音乐会的氛围推向了巅峰,为观众留下了一段难忘的音乐记忆。
音乐会结束后,参与演出的印度尼西亚演员仁迪热情地向观众介绍家乡的音乐和特色乐器,还竖起大拇指称赞中国朋友很友善。仁迪还有另一个身份,即广西艺术学院的外籍教师。他表示,中国是一个很美好的国家,广西南宁是他的第二个家,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南宁)音乐周的举办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观看音乐会的大学生小覃说:“虽然语言不同,但文化是相通的。借助音乐周的契机,我欣赏到了东盟国家的特色演奏,开阔了眼界,也在这场音乐‘对话’中体会到多元文化的魅力。”
编辑:杨蕊荧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