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区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荣获“全区老干部先进集体”称号

原标题:鼓励发光发热 厚植为老情怀 ——兴宁区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荣获“全区老干部先进集体”称号

成立南宁市老年大学首家城区分校和首家辅导站;创新活动载体让老干部发光发热;实行离休干部“一人一策”跟踪服务制度……近年来,兴宁区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用心用情精准服务,丰富老干部的精神生活,发挥老干部的优势作用,全力打造高素质老干部工作队伍,推动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2022年,兴宁区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荣获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等授予“全区老干部先进集体”称号。

提供艺术培训丰富生活

“在家门口上老年大学真是太好了,再也不愁上学路程远了。”南宁市老年大学兴宁区分校合唱团成员容阿姨喜滋滋地说。

为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兴宁区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创新思路,与社区共建共享,开办老年大学分校或辅导站。2017年,在北宁社区成立了南宁市老年大学首家城区分校——兴宁区分校;2020年,在望州东社区成立了南宁市老年大学首家辅导站——望州东辅导站。老年大学兴宁区分校由专业教师规范教学,由专门人员进行管理,为老年人提供常态化的学习教育培训,目前开设声乐、舞蹈、书法等多个专业,吸引有兴趣爱好的老年人进行集中辅导、互动交流、演出展示等,打造“老有所学的课堂,老有所乐的舞台,老有所为的阵地”。

“热爱我所热爱的,坚持我所坚持的”,在老年大学里,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老同志们戴着老花眼镜、拿着歌词曲谱,随着音乐的旋律放声歌唱,他们神情自信、自豪,追求适合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兴宁区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将老年大学搬进社区,拓展精神养老半径,就近满足老年人娱乐和社交需求,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创新载体发挥“夕阳余热”

老干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如何让老干部继续发光发热?兴宁区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通过创新活动载体,鼓励引导老干部发挥作用,重新成为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先锋”。

“兴宁区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积极引导老干部加入兴宁区老科协,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资源、智力和科技优势,通过开展送科技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与科普志愿服务队活动,指导帮助农民和市民掌握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兴宁区老科协副会长杨本芳说,“在农村,老科技工作者为群众带去种养技术;在社区,则为市民带去健康等科普知识。”

同时,兴宁区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积极组织老干部参加创城、“三街两巷”讲解、下乡科普等志愿服务,发挥他们技术精、经验足的优势,在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基层治理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继续发光发热。此外,利用重大节日、宣传日等契机进社区开展合唱、朗诵、应急演练、书画比赛等活动,让老干部重新燃起干事的动力和热情。

推进“一人一策”精准服务

在服务离退休干部过程中,以老干部的口碑作为评价工作的标尺,兴宁区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积极推进离休干部“一人一策”工作制度,逐步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

离休干部周克让罹患癌症,长期住院,家庭经济困难,兴宁区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主动帮助其申请特殊困难离休干部帮扶资金。2022年度帮扶资金落实到位后,其女儿激动地说:“这笔帮扶款可真是及时雨。”

对生病住院的老干部详细了解其病情并做好记录,不断完善老干部信息库;做好特殊困难离休干部帮扶申报工作,近三年共为特殊困难离休干部或遗偶申报帮扶资金29人次合计11.6万元……一件件为老干部热心服务的实事,赢来连连点赞。

“下一步,我们要不断提升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水平,健全服务管理长效机制,解决好老同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离退休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兴宁区老干部局局长黄晓娜表示,“要稳步推进老干部工作部门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政治能力、厚植为老情怀、强化使命担当,努力把老干部工作部门建成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模范部门。”

(作者:冯梓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