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思宁 通讯员 黄以轮 黄佩欢)“我和我爱人去年在村里举行婚礼,婚房是村中自建房,彩礼用来买了家具家电,办6桌酒席,花费并不多,亲戚好友十分理解并支持这个做法。”富庶村旧圩坡村民甘志坚表示。
富庶村是一个脱贫村,近年来群众的钱袋子渐渐鼓起来了,但村党总支部也看到,群众中一些陈规陋习依然存在,物质富足与精神文明不相匹配。为改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薄弱局面,富庶村“两委”及各坡队深入村民群众,收集村民意见建议,与时俱进修订并完善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四个理事会,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会长,推选村内德高望重的乡贤能人和具有良好群众基础的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及乡贤人员任“四会”成员,负责“一约四会”工作开展,肩负倡导文明、志愿服务、监督规范重任,动员、劝说身边人共同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
富庶村召开红白理事会工作会议。黄佩欢 摄
为进一步提升村民群众对“一约四会”的认识,富庶村组建由村内青年干部志愿者、退休老党员志愿者、中小学生志愿者的“富庶村志愿服务队”,通过微信群、广播、入户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好做法、好经验,倡导厚养薄葬、孝老爱亲,营造尊老爱幼、团结邻里、红白事简办等文明氛围。两年来,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0余次,服务群众1000多人次,文明乡风吹进百姓家。
随着“一约四会”模式的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得以持续开展,村民新时代精神文明素养不断提升,红白事简办已蔚然成风。结婚宴请尽量不超过15桌,每桌办酒标准不超过400元,礼金红包不超过200元,婚事一天办结不补场,少放烟花爆竹;年轻人结婚彩礼保持在3万元以下;迎亲拼车队规模、拼排场的风气也基本消失。丧事操办也从快从简,不宴请众多邻里乡亲,尽量不收红包,减少焚烧祭品,仅仅几桌亲戚好友就将丧事办完。同时,为了解决居民墓地占用农用地现象,富庶村正谋划由各坡村民议事会规划出一块村集体公用墓地,进行集中安葬,减少对农用地的占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对村民行为有了约束,红白喜事从简操办,不知不觉‘份子钱’淡化了,但是村民之间的亲情、邻里情越来越浓了,生活幸福感也增强了。”富庶村党总支部书记程福昌由衷地说,两年来,富庶村红白理事会帮助20多户农户简办红白喜事,移风易俗成为群众自觉行动,大家争做乡村文明人,群众沐浴在风尚美、风俗美、风气美的文明新风里。
近年来,西乡塘区通过“一约四会”激活了群众的内生动力,不断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新习俗、新风尚、新思想已然形成,红白事大操大办和天价彩礼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村民红白事操办支出大幅度下降,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
生态文明示范区忠良村村景。黄伟铭 摄
石埠街道忠良村把红白喜事简办、破除迷信、文明乡风建设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制定《石埠街道忠良村婚丧喜庆事宜村规民约》、《石埠街道忠良村红白理事会章程》等制度,给村民明确导向,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实施过程中,忠良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带动群众树立理性消费、勤俭节约的理念,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形成人人遵规守约、共建文明村庄的良好风尚。忠良村村民操办婚礼10天前、操办丧事10天后向红白理事报备、报告,红白理事会会员上门提供服务,全程指导婚丧办理,简化流程、统一标准。忠良村嫁娶红事由原来的3天改为1天完成,治丧时间也缩短为1天,花费大幅降低,有效遏制铺张浪费和人情攀比,村民们从自治管理的“软”约束中尝到了甜头,遵守村规民约的自觉性增强,乡风治理持续向好。村里修缮了土改文化展示馆,挖掘土改文化,打造革命教育基地;修缮了知青文化博物馆及知青院落,弘扬知青文化;修缮了农耕文化展示馆,保留了牛耕、打谷、舂米、榨油等农业生产工具,传承弘扬传统的农耕文化;创建便民服务大厅、游客咨询中心、党代表工作室,组建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义务保洁队、爱心帮扶小分队,开展事务代办、村容整治保洁等。“我们用美丽村貌和文明乡风吸引八方游客,年接待游客几十万人次,村民们吃起旅游饭,发家致富的干劲更足。”忠良村党支部书记梁维真说。
忠良村理事会给孩子们做家风家训教育。
下楞村重视发挥理事会作用,快速推进风貌提升工作。在理事会和党员干部带动下,村民们自觉加入清拆队队伍,主动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积极参与到村坡环境卫生大整治和风貌改造提升中来:清理乱堆乱放,清除村庄垃圾,拆除危旧房、废旧猪牛栏,拆除违章广告,500栋农房也完成风貌改造提升,村貌焕然一新。如今的下楞村,楼房乌瓦白墙美观大方,庭院干净整洁赏心悦目,一幅“江水碧绿,村貌美观,村民幸福”的生态文明图景徐徐展开,村民沉浸在美丽乡村里。
下楞村“乌瓦白墙,江水碧绿,树木掩映”的生态文明图景。黄伟铭 摄
“村规民约是全体村民共同制定、共同遵守的自治性行为规范,‘四会’成员是村民推选出来的,具有较高群众威信。“一约四会”是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改变村民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的有效手段。”西乡塘区文明办主任表示,城区积极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认真落实“一约四会”制度,努力打造党支部领导、理事会带动、党员群众齐参与的工作格局,村规民约深入人心,移风易俗成效凸显,一批陈规陋习逐渐消失,新时代新风尚逐渐形成,村民群众邻里和睦,互敬互爱,其乐融融,新时代“文明之花”绽放在各村屯,广大村民群众拥抱新时代,建设新农村,享受新生活。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