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区金狮巷传统打金匠:千锤百炼锻造美丽 百般磨砺成就巧匠

打金,一个听起来相当古老的行当,在金属器具叮叮当当的打磨声中,一件件精美的首饰慢慢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老南宁,家境殷实的人家娶媳妇嫁闺女,或是添丁生娃,都会到金狮巷请手工精湛的打金匠打个金手镯、金戒指等饰品。金狮巷里的打金技艺一直传承至今,并在2020年被列入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走进金狮巷,感受打金匠们的匠人精神。

一张简易的木质操作台上,镊、刀、钳、锯、针等工具排列有序。闪耀的黄金白银,在打金匠的手中慢慢蜕变成富有灵气的首饰。市民谢阿姨今天特意来到金狮巷,打算找打金匠“十哥”给她心爱的沉香木镶一个金扣子。

打金师傅姓唐,但是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十哥。十哥说,1995年,他为了谋生,跟随朋友来到南宁学习打金技艺,刚开始,被锤子锤到手、被火烧伤都是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十哥逐渐爱上了这门行当,他的手艺也随着时间的积累变得炉火纯青。十哥告诉记者,他最早是在马王庙巷摆摊,后来才来到金狮巷,这一晃已是28年。

制作一枚金扣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步骤看似简单,每一步却都考验着打金匠的耐心和手艺。压形、錾刻、焊接、抛光等工序缺一不可,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投入十分的专注。

制作完成后,十哥会把剩余的金粉收集起来交还给顾客,他说干这门行当,凭的就是良心。

正是因为童叟无欺的待客理念,十哥的回头客很多。他说,相比柜台里机器制作的首饰,手工金饰保存了更多的人间烟火气,因此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街巷,选择手工打金。

所谓匠人,就是终其一生做好一件事。手工打金,靠的是眼力和手力,也是耐力。打金匠们需要长年累月地坐守在那一方小天地,常常腰酸背痛,手指在锤子下游走,受伤也是家常便饭。但是,他们对待工作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在枯燥的一敲一打中也能沉静安宁、甘之如饴。正是这份“坐得住光阴,耐得住寂寞”的定力,让打金这份手艺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来源:南宁都市生活频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