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区:打好人大“三张牌” 助力乡村振兴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黎南茜 通讯员 侯呈志)产业富民、头雁引领、乡村治理,近年来,兴宁区人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将手中的这“三张牌”打出了新成效,打出了人大力量,绘就了乡村振兴新篇章。

打好“产业富民牌”

探索“代表+联农带农”致富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最重要的内容,兴宁区人大常委会结合本职工作积极打好“产业富民牌”,让基石更牢固。

积极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引导辖区企业开展“百企兴百村”村企共建行动,让村企谱写“合奏曲”助力乡村振兴。

积极探索“代表+联农带农”致富模式,引导人大代表企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龙头作用。城区人大常委会重点联系人大代表企业——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兴宁小麻鸡”产业龙头企业广西富凤农牧集团,是一、二、三产全产业链融合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其企业负责人、城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李羽娜作为“代表+联农带农”助农增收典型代表,带领企业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多形式联农带农创收增收,助力兴宁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大力投入资金开展“企业+农户(贫困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带动兴宁区28个行政村1076户发展生态林下养鸡,并以兴宁区富凤鸡产业现代化示范区为核心,辐射南宁、百色、梧州等地超过7600多户农户3.5万名农民参与养殖肉鸡,每年为农民创收5亿多元,户年均纯收入达到8-15万元,成为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五塘镇坛棍村水稻金黄,稻浪翻滚,稻香飘散,一派丰收景象。通讯员 侯呈志 摄

在富凤公司“代表+联农带农”助农模式的带动下,全城区有1万多户群众在人大代表的带动下投入到花卉苗木、华兴鸭、中草药、五塘大米等特色产业发展大军中,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也积极带动辖区2000多户农民种植5000多亩每斤约8元的优质杂交稻谷(种),约2万农户扩大了五塘优质杂交稻的种植面积,营造了“北有五常大米,南有五塘大米”品牌氛围,推动了一批乡村振兴新产业新业态逐步形成,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打好“头雁引领牌”

开展“代表+联络站点”助农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党员干部和人大代表,有“头雁”领航就能群雁齐飞,大家就能同心协力促乡村振兴。

兴宁区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让各级人大代表带头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致富,以各种形式参与乡村振兴、服务基层各项活动中,积极为群众解决一批“急难愁盼”的问题。

充分利用联络站点一头广泛联系群众,一头联系“三农”技术专家和企业老板的优势,组织开展各种种养技术培训和农产品市场营销对接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共建共富共享共促。

昆仑镇太昌村刚挖出来的中药材天门冬。通讯员 侯呈志 摄

昆仑镇太昌村是兴宁区人大机关的重点联系帮扶村,该村打造了有18名三级人大代表的标准化建设的联络站点。人大常委会针对该村是脱贫重点帮扶村和党建红牌警告村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人代表引领作用,大胆打好“头雁引领牌”,开展好“头雁引领”工程,启用有精力、有能力、有动力投身乡村振兴的城区人大代表农俊杰作为联络站站点负责人,利用站点的场地、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组织昆仑镇各村村民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并带领广大村民大力发展种植中草药麦冬、火龙果、沃柑、木瓜等,太昌村群众户均年收入增收达到1650元,村集体收入增至50万元,增长近150%,彻底甩掉贫困村帽子,实现了“一只‘头雁’带飞一个村”的突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展现了人大代表的时代新风采。

打好“乡村治理牌”

创新“代表+族老调解”善治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兴宁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三招打好“乡村治理牌”:

一是搭好代表履职平台,创新打造了兴宁区兴东街道五村岭社区“站点+代表留言墙+乡村振兴”、昆仑镇“站点+昆仑药谷+产业发展”、五塘镇“站点+族老调解+乡村治理”、广西富凤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站点+地标产业+助农致富”等4个标杆式的代表联络站点,让代表助推乡村振兴有阵地,让群众开展乡村治理有娘家。

二是搞好联盟共促同推,创新“代表+族老调解”善治模式,充分运用“族老”精通当地语言、熟悉本土风俗习惯,在当地村屯颇有威望的优势及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与兴宁区法院一起建立“代表+族老”共同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打造乡村治理善治典型。2020年以来,利用“代表+族老调解”等多元调解机制开展诉前调处矛盾1350余件,使一些本来怨气较大的婚姻家庭、相邻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切实维护了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相关调解案例被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社会与法》等栏目报道。

三是履职积分鼓励引导,围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建设幸福宜居家园”年度主题,共组织城区468名五级人大代表编组进站开展履职活动,推动和号召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为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弘扬文明乡风。

接下来,兴宁区人大常委会将积极按照“打造兴宁人大品牌,有创新典型示范”的思路来谋划兴宁人大“三农”工作,积极完善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多领域结合的“站点+”“代表+”新模式,继续为奋力谱写新时代南宁市首府乡村振兴新篇章继续贡献兴宁力量。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黎南茜 侯呈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