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罗宁 通讯员 黄方熙 覃柳练)近年来,马山县百龙滩镇围绕“红水河风情小镇”定位,发挥会鼓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打造“鼓韵百龙滩”文化品牌,为建设“红水河风情小镇”贡献文化力量。
做好保护传承文章。百龙滩镇是马山壮族会鼓的发祥地之一,目前有勉圩村业余文艺会鼓队等5个会鼓队,约150多名会鼓队员,涵盖老中青少四代。2018年,百龙滩镇初级中学(马山壮族会鼓项目)获得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2021年,该校又获得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百龙滩镇注重会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积极申请上级各类资金70多万元投入会鼓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将壮族会鼓作为“文体2+1”阳光体育活动项目之一引进校园,收集鼓典,开展课题研究,研发《壮族会鼓教育》校本课程,聘请市级壮族会鼓传承人担任特约教练员。同时,组建壮鼓传承团队,建有3个会鼓传承基地,定期对全镇会鼓队成员开展培训,扶持会鼓制作公司1个。今年以来,该镇开展会鼓培训4场次235人次,学校开展会鼓课程教学18次33课时。
做好文旅开发文章。马山县“十四五”规划将百龙滩镇定位为红水河风情镇,2022年该镇完成红水河风情小镇风情街项目初步规划设计,项目总投资约1000万元,面积3324平方米,该项目将进一步发展壮大该镇会鼓文化旅游产业、会鼓工业品产业(服饰、乐具、体育器具、图腾、会鼓饰品等),逐渐形成汇集民族建筑外观、美味特色小吃、浓厚文化氛围、独特民俗商品,展现出民族文化与丰富经营业态相融合的多功能商业街,进一步推进“鼓韵百龙滩”品牌建设。深入发掘会鼓文化的广度、深度、力度,做优研学旅游,使之成为吸引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和大学生体验品牌,实现“游”“文”“创”高度融合,让会鼓文化塑造起旅游的“灵”和“魂”,让会鼓文化旅游成为文化的“形”和“体”。
做好公共服务文章。百龙滩镇大力推动会鼓文化艺术创作繁荣发展,每年投入5万元组织全镇5个会鼓队参加各类展演,会鼓表演活动深入人心。成功举办四届会鼓文化节、“我们的节日”及每年开展会鼓队巡演25场等系列活动,催生了一批前景好、有特色、有内涵的会鼓文艺作品,其中《壮鼓庆丰收》、《祭鼓》等节目深受群众喜爱;聚焦文化惠民,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落实,创新运用“四个一线”工作法开展文化惠民服务,每年深入社区、学校、村屯开展会鼓文化传授志愿服务144场次和文艺、会鼓表演惠民活动39场次,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地域和群体全覆盖。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