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上旬,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护下,仇女士在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一名远方陌生血液病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和力量。她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5219例,广西第537例,南宁市第184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南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为仇女士送上荣誉证书、奖章及献花。
“能有机会捐献很幸运”
仇女士是南宁市某企业的员工,在工作中仇女士努力上进,在生活中乐于助人。“没想到,我等了十多年,真的配型成功了,我当时特别兴奋。”仇女士告诉市红会工作人员,原来她是在2009年一次献血时,无意间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濒临绝境的血液病患者生命,便在造血干细胞入库登记表上认认真真签了名,进行了血液留样。
2022年11月,仇女士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之后,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仇女士表示:在别人眼里,可能觉得我们捐献者是救人的英雄,感觉特别骄傲,但我认为我只是普通人,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我对生命的尊重,是自己延续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证明。奉献不是轰轰烈烈地做怎样的大事,而是日常生活中默默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我牢记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时的初心----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患者能健康快乐的生活。
“历经半年终于盼来捐献”
仇女士决定配合捐献前的筛查后,第一时间将这一消息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们,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理解。在筛查的这段时间里,仇女士仔细查阅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具体流程,向陪护志愿者询问相关注意事项,并积极配合做好身体调养及体检工作,争取让身体的各项指标早日达到捐献标准。
住院期间,要注射5天动员剂。因为正常生理条件下的血液里面造血干细胞量较少,通过注射动员剂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迅速释放到外周血液中。“捐献的目的就是救人,我一定全力配合。”就这样,每天上午、下午分别打两针动员剂,连续5天,尽管仇女士全身有些酸痛,但仍积极努力克服。
“期望对方能早日康复”
在采集室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陪护志愿者一直陪护在仇女士的身边,给予她很大的支持和鼓励。鲜红的血液从仇女士手臂上的针管缓缓流出,经过血液细胞分离机,一点点分离出“生命源泉”,再回输进体内。经过4个小时左右的采集,仇女士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救助了一名患者的生命。
造血干细胞捐献遵循“双盲”原则,来自远方素未谋面的受捐者向仇女士寄来了感谢信,对她的爱心帮助表达了感谢和祝福。仇女士的爱心善举,将鼓励更多志愿者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行列,影响更多适龄、健康的公民积极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