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艺文 通讯员 韦如旭 覃超群)露圩水彩小镇是一个以传统民俗文化为基础,以水彩艺术为媒介,多种艺术形式共融共生,齐头发展的艺术小镇。5月26日,经过宾阳县露圩镇全镇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紧锣密鼓的筹备,由宾阳县露圩镇党委、政府主办的2023年宾阳县露圩壮族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圩逢)旅游节暨第四届水彩小镇国际水彩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如期顺利的与大众见面。
以“民”为重,再“显”小镇干群凝聚力。为了举办好这个历史悠久、全民期待的民俗节日,宾阳县露圩镇党委、政府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举全镇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了组织领导的核心领导力,制定了总的活动方案,使整场活动的举办有据有序,将活动分为山歌对唱、祭牛、水彩画展、开幕式、民俗彩妆踏街巡游及民俗风情展演、美食一条街、商品展销、企业招工推介、文艺晚会9个场景,尽显重民俗文化、重民心。体现了履职尽责的党员初心,本次“圩逢节”民俗活动成立了嘉宾邀请组、接待报到组、服务企业招工组、青年志愿者组等20个工作小组,将全镇党员干部、志愿者进行细化分工,明确各工作小组人员及职能,齐心协力办好圩逢节活动。体现了干群同心的凝聚力,为了保障圩逢节活动的现场秩序、交通疏导、市场环境等,先后组织了政府机关、镇直单位、各村(社区)、驻村工作队员等党员干部先行开展3次的秩序保障整治行动,并召集了90名村委干部和自然村支书投入到活动当天的安保工作,在活动当天都发挥了现场秩序维稳作用。
以“画”会友,再“续”文化传承。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舞台,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摇篮。本着这样的理念,露圩在提出创建水彩小镇设想的时候,就有了以露圩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以水彩艺术为媒介,多种艺术形式共融共生的发展方略。感念党恩、在兹念兹,红色文化土壤上滋养的万千文化人,从不敢忘怀壮乡文化传承。本着这样的初衷,今年的圩逢节除了往年的山歌、战鼓、功夫、舞龙、舞狮、舞马娘、舞彩凤、舞麟麒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外,还继续举办水彩画展。今年画展以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的画家为主,分为两个地方举办,一个是在广西群众艺术馆,展出国际、国内知名画家的水彩画,由广西群众艺术馆、广西水彩画家协会全程参与策展;一个是在露圩镇画家村,展出部分国内知名画家和宾阳县青少年水彩画。宾阳县露圩镇的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各地画家的画作气韵生动,“浓墨重彩”续写了民俗文化与水彩的共融共生,本次“圩逢节”,共有国内外画家67人出席,展出各国及全国各地近70位水彩艺术名家的精品。他们的到来,再次为露圩镇的“圩逢节”带来新的“色彩”,带来民俗文化与水彩的碰撞,再“续”文化传承的魅力,
以“人”为本,再“兴”人才培养。在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上,党建因素从未缺席,得益于党的领导下,大兴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政策与号召,宾阳县露圩镇人才培养的步伐从未停止。宾阳县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对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人才培养,非遗进校园活动已经开展十多年,培养了大批民俗文化的新生力量。2021年开始,在宾阳县露圩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露圩中学承担的露圩初中《开发非遗、水彩画特色课程,丰富农村初中课后服务的实践研究》课题通过南宁市教育科学“双减”及“五项管理”审核立项,成为南宁市唯一一个获得立项的乡镇初中,吸引了来自南宁三中、南宁二十六中等名校的优秀老师前来露圩中学参与课题研究,开启了露圩中学“非遗风 水彩韵”主题研究新的篇章。在本次的“圩逢节”民俗文化展示中,在山歌、战鼓、功夫等节目中都能看到年轻一辈的身影,体现了文俗文化人才的代代相传,在水彩画展的展出作品中更能看到由露圩镇本地走出去的年轻一辈人才、学子的“水彩画”展示其中,是民俗文化与非遗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互促共赢。
宾阳县露圩镇党委、政府隆重举行第四届露圩水彩小镇国际水彩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一带一路”战略措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将党建+再深挖掘、再融合,培养民俗文化人才,助力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笔”。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