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区党建引领全域网格化治理获评2022年度南宁市优秀改革创新项目

江南区党建引领全域网格化治理获评2022年度南宁市优秀改革创新项目

网格划分更细致 服务群众更贴心

在邕江一桥南亲水平台,网格员每天都会边巡防边提醒游泳的市民注意安全。记者 何璨汐 摄

由于管辖面积大、人口数量多,位于邕江南岸的南宁市江南区基层治理一直面临较大考验。近年来,江南区以“活细胞、强基层、优服务”为主线,探索推行党建引领“全域网格化、组团式服务”模式,将辖区全域划分418个网格,着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近日,江南区党建引领全域网格化治理获评2022年度南宁市优秀改革创新项目。日前,记者深入网格一线,了解江南区党建引领全域网格化治理工作。

全域网格化,构筑群众平安防线

6月20日上午9时许,邕江一桥南亲水平台有不少市民下水游泳,岸上不断传来“水深危险,下水游泳的市民请注意安全”的温馨提醒,福建园街道办网格员梁少丹正拿着喇叭,边巡防边提醒游泳的市民注意安全。每年4月开始,到此游泳的市民增多,防溺水也成了网格员日常巡防的重点工作之一。

梁少丹介绍,为了最大化的发挥党建和网格的联合作用,每天都有志愿者、安保人员以及网格员在此巡防,目前防溺水的重点工作是劝阻没有家长陪同的中小学生下水游泳,几乎每个月劝阻人数在130人次左右。

全域网格化为群众构筑平安防线,除了对沿江群众实施防溺水安全劝导,在江南区淡村农贸市场,每天约有45名网格员在市场巡查,监督市场的交易秩序、商品价格以及商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筑牢食品安全贡献力量。

在江南街道新屋村综治中心,网格员正通过“天网”监控,查看辖区的治安、交通秩序以及消防安全。新屋村团支部书记李志透露,新屋村分为7个网格,村民1670人左右,流动人口约1万人,实行网格化管理有助于更有序地管理外来人口,因为许多网格员就是房东,可以准确地掌握租客的信息。

全域网格化,做居民的“贴心人”

“我们这里每天都有活动,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非常开心。”江南街道富景社区融晟公园大地小区居民陈女士说道。6月20日上午11时许,因临近端午节,富景社区组织小区居民摆上长桌围坐在一起包粽子,旁边还有居民在学习黏土制作、朗诵、舞蹈等,活动场所人气爆满。

富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宋英介绍,为了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近年来,富景社区探索了“六定三融合”(六定:定轴心、定人员、定职责、定岗位、定机制、定保障;三融合:组织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小区管理模式,打造社区、网格、楼栋党组织三级联动体系,在小区建立小区党支部、设置10个网格,并进一步摸清小区“隐形党员”,充分调动党员参与小区治理积极性,组建党员志愿者先锋队,探索群众点单、小区派单、党员志愿者接单的服务形式。社区的网格驿站在小区推出计生关爱保险、80岁高龄老人认证、退休人员生存认证等8项便民服务,让居民少跑腿,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

据悉,江南区是中国平话文化之乡,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00万人。近年来,江南区整合党建、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应急管理和防疫等7类网格,全域划分418个网格,实行统一划分、统一命名、统一编号,让“千条线”变“一张网”;推行“支部+商圈”“支部+楼院”“支部+专业市场”等模式,注重引领网格内居民小区、文化商圈、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组织走出大院围墙,融入网格治理“大家庭”;创新推行“1+1+1+N”组团化模式,形成群防群治合力,网格组团式服务,真正实现“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组建117个网格驿站,通过开展邻里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集中投入居民小区,建立“易江南”党建智慧平台,形成“一门引导、一站服务、一网支撑”的网格党务政务办理体系,实现“家门口办事”;同时,深化网格党组织领导下的协商议事机制,推动城乡“逢四说事”转变为“逢事办事”“办成好事”。2022年,江南区通过“逢四说事”收集解决居民群众问题176个,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记者 何璨汐 通讯员 蒋敏敏 谢明燕)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黄登

(作者:何璨汐 蒋敏敏 谢明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