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动”起来、“活”起来 用数字技术弘扬传统文化

在陕西西安,当地文化业态利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古籍文物、城墙等保护和修复当中,使得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得到传承弘扬,而且还让历史“动”起来、“活”起来。这些沉浸式数字消费产品,让观众更直观地体验和感受到陕西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扫描仪把宋元刻本的纸质古籍转化成数字文本。

陕西省图书馆文献部副主任 蔺晨:它用的是现代化高清的、非常先进的扫描技术。我们后续再进行数字化建设或者是古籍的整理出版,都可以使用它的原始图像。

为了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从2010年开始对馆藏古籍和陕西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工作,目前,已完成了上万册陕西古代地方志等古籍的数字化采集,通过采集的数据搭建起历史文献数据库,并逐步把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影像分享给社会。

走进这个虚拟的“历史时空传送门”,观众可以瞬间穿越到1000多年前,沉浸式体验唐文化的魅力。

陕西十月文物保护有限公司技术副总 梁凯翔: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后期进行三维建模、软件的开发,把它展示成一个能让观众沉浸式体验的设备。

目前,陕西省围绕红色文化、文物活化等重点领域,借助数字技术打造了“互联网+革命文物”等教育平台,有效拓展了革命文物的传播范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