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横州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抓紧抓牢茉莉花、甜玉米、青木瓜三大“拳头产品”,不断推进“一镇一品”,发展特色产业,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持续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茉莉花产业蓬勃发展
烈日炎炎,在横州市校椅镇中华茉莉园的万亩茉莉花田里,一座座造型可爱的小亭子与碧绿的茉莉花田相映成趣。今年以来,校椅镇在中华茉莉园新建了100个茉莉花工作凉亭,极大地便利了在烈日下辛苦采摘的花农。
围绕茉莉花产业,校椅镇充分利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茉莉小镇区位优势,实行现代化、标准化种植,实现茉莉花统防统治、数字测产、自动化扫码灌溉、智慧农事管控等,以数字化赋能茉莉花品质提升,每亩平均增收3600元。
同时,当地加快发展茉莉花特色深加工、文旅产业和农副产品等产业。今年,该镇还成功引入广西茶乾坤茉莉花茶、精制茶生产项目及广西茉诗雅高端茉莉花茶、饮品茶生产项目,投资额达1.1亿元。
此外,校椅镇六凤村委岭脚村经济合作联社积极将茉莉花盆栽、茉莉文创等茉莉花元素业态,与闲置庭院资产和土地资源全面整合,建立共建同创互联“庭院经济+”模式,创新茉莉花产业发展。
甜玉米俏销区外
近日,记者在横州市石塘镇的鑫源果蔬合作社看到,真空包装的甜玉米正准备运往江浙地区。“我们的玉米一般是早上进行采摘,接着工人进行挑选、修整、装袋、打包,然后发往全国各地。”合作社相关负责人黄忠钦说。该合作社业务集甜玉米种子培育、智能管护、品牌创立、生产加工、网络销售于一体,带动周边农民发展甜玉米标准化绿色种植,目前日销10万公斤。
石塘镇充分发挥横州市甜玉米主产区之一的优势,坚持党建引领,做强做优玉米产业。今年,该镇大料村委潭宽村党支部与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党支部进行结对共建,建成潭宽村基地,进行良种示范、提供种植技术服务等,打造“玉乡甜”“邕玉”“青云乐”等甜玉米品牌,使甜玉米产业提质增效。
甜玉米产业充分带动当地农户增收。今年,石塘镇预计新增甜玉米种植农户300余户,甜玉米种植面积超6.5万亩,每亩销售收入2000—2500元。
小木瓜变身“大金瓜”
在横州市马岭镇良和村的木瓜种植基地,一棵棵木瓜树结满了又大又圆的青木瓜。种植户张润叶半蹲着身子穿梭在不足一米高的木瓜林里,用特制的刀具划开木瓜的表皮后,乳白色的浆液流出,“这也是个宝贝哩,不能浪费。”他小心翼翼地用盆子将木瓜浆收集起来。
近年来,马岭镇建立了“引种育种有车间、规模种植有基地、分散种植有群众、初级加工有工厂、深入加工有企业,种植、初加工、深加工三端互联”的产业链。在产业利益分配过程中,实现农户收取土地流转金、基地务工获得报酬、种植户卖果(浆)及瓜丝获得收益、村级集体经济获分红、企业销售产品获利润的利益共赢。
同时,该镇以“统一供种、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测土施肥配方、统一病虫害防治”的标准化绿色栽培管理机制,辅以木瓜、西瓜、花生立体科学合理套种,推广优良种子,实现木瓜每亩增产近1吨,每亩年均增收近4000元。目前,马岭镇种植木瓜约6000亩,其中横州木瓜产业示范区有2000亩连片种植。木瓜种植每亩年均收入约2万元,直接带动当地农户增收。(来源:南宁云—南宁日报 记者 何任朗 通讯员 禤雄装)
编辑:汪峰屹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