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黎塘镇探索“特色产业+扶贫车间”模式 多举措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艺文 通讯员 韦懿章)近年来,宾阳县黎塘镇党委、政府聚焦产业发展,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探索“特色产业+扶贫车间”模式,以产业振兴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金秋九月,瓜果飘香。走进宾阳县黎塘镇百亩现代化滴灌红心火龙果种植基地,一个个饱满的火龙果挂在绿色的枝藤间垂垂欲坠,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在负责基地管理的黎塘镇应盈农民专业合作社门前,看到村民们来回奔波在果园和清选场地之间,摘果、搬运、分拣、包装、装车……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正是黎塘镇火龙果丰收的真实写照。

据黎塘镇应盈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耿介绍:“基地目前种有火龙果大概100亩,亩产量在5000斤到7000斤之间,今天村民们摘的是第四批果,第四批果摘完,大概有八万斤左右。”

作为脱贫攻坚时期的“产业主力军”,2018年,黎塘镇局塘村以南宁市精准扶贫示范点专项资金作为投入,将火龙果种植基地打造成当地第一个扶贫车间。

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带动下,黎塘镇应盈农民专业合作社除了每年需支付自然村利息16万元之外,还通过流转土地、雇佣劳动力提高村民收入,解决了基地所在地局塘村30多户村民就业问题,带动24户脱贫户就近就业,实现了村集体有收益、群众有收入、产业有发展的共赢局面。

随着合作社的稳步发展,小小的火龙果产业逐渐成为黎塘镇局塘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同时也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支柱之一。现如今,百亩火龙果种植基地正以年产量50多万斤的势头与黎塘镇沃柑、香瓜、西瓜、胡萝卜、芥菜等特色产业“并驾齐驱”,照亮着乡村多元化、现代化、规模化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唐艺文 韦懿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